[bs-quote quote=”1895年後,台灣成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統治初期,日本政府曾受到台灣人激烈的抵抗。”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1895年 5 月 10 日,淸國在台官員與台灣本地士紳,為反對淸廷將台灣割讓日本,共同決定建立「台灣民主國」,展開對抗日軍入侵行動。然而,由於淸國駐軍無心作戰,主事者欠缺領導力又臨陣脫逃,6 月 14 日樺山總督率領的軍隊進入台北城,17 日擧行「始政」儀式,此時民主國政府已經潰散。雖然,南部的首領劉永福還持續抵抗,但同年 10 月間已經徹底瓦解。
儘管如此,往後台灣民眾還是持續進行武力抵抗。由於治安無法確立,紛亂中總督也難以久任,連續更換樺山資紀、桂太郎、乃木希典等三任總督之後,到了第四任兒玉源太郎總督就任,藉由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之幹練手法,採用保甲制度的社會控制,以及利誘與捕殺等手法,才徹底剷除武裝抗日勢力,並逐步確立其總督專制之統治體制。
在日本史上,後藤治理台灣的功績顯著,後日他更藉此得以在官場步步高升。但是,在其建立功業的過程中,眾多台灣民眾的犧牲,也是不可忽視的面向。
日治初期的武裝抗日活動
日治前期 20 年間,台灣住民進行武力抵抗,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前述以台灣民主國官軍與各地義軍為主的抗日活動,這一年的台灣抗日可稱之為「乙未戰爭」,因為從傷亡的人數來看,其慘烈並不下於前一年的淸日「甲午戰爭」,因此不宜低估為「乙未之役」。第二個階段是民主國瓦解後到 1902 年間,由住民自主發動的武力抗爭,第三個階段則是從 1907 年北埔事件到 1915 年的礁吧哖事件等,發生在各地的密謀反日行動,這些事件對統治者造成一定的衝擊,對當地社會也有深遠的影響。其後,台灣民眾認淸武力抗爭已無勝算,加上世界思潮傳播的影響,社會菁英轉而展開非武力抵抗的政治社會運動。
有關台灣民主國瓦解後的第二階段抗日,大致都是地方豪強據地稱雄的抵抗模式,較大的勢力被稱為「抗日三猛」。亦即,北部的簡大獅、中部的柯鐵虎、南部的林少貓。這些抗日勢力雖有部分效忠淸國朝廷的意識,但更主要的應該是基於保衛鄉土的情感。各地方抗日勢力侷限於一處,大致是以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取向為主。因此,當自認情勢較為不利時,就很容易與統治者妥協。這些被迫歸順者,不論是否得到善終,其勢力最後都被瓦解於無形。相對地,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可以說是這些武裝抗日勢力的剋星,他上任之後即研擬出恩威並用的手法,最後也大致達成其消滅各地抗日游擊武力之目標。有關抗日三猛的事蹟,簡單介紹如下:
北部的簡大獅是在 1895 年 12 月才在台北附近起事,他曾招募義軍千餘人,轉戰於淡水、關渡、士林等地,而後退居金包里(金山)一帶,曾與林李成、陳秋菊、詹振、胡阿錦等人攻擊台北城,日人死傷 300 餘人。1898 年,簡大獅曾一度宣佈「歸順」,但不久又繼續抗日,日方展開圍捕後,逃往廈門再遷居同安,但不久被淸朝官員逮捕。雖然他宣稱其抗日為效忠淸廷之表現,但最後他還是在被淸國送交日警,並於 1900 年 3 月 22 日遭到日方處決。
中部的柯鐵虎(1874-1900),原名柯虎,1896 年 6 月中,以大平頂(雲林與彰化交界處)為根據地,並改地名為「鐵國山」,聚集眾人組成抗日隊伍,而後日方進行招降並調集軍隊展開攻勢,在鐵國山被攻陷後,柯鐵虎即退入密林,並聯合附近抗日勢力,持續攻擊駐軍與警察隊。1997 年,兒玉總督派遣辜顯榮勸降,他提出十項保障自己權益的和談要求,日方也爽快地答應了。而且,在擧行「歸順式」後一年間,雙方也確實是相安無事。但是,到了 1899 年底,日方卻認定柯鐵虎意圖造反,竟然發動攻擊,這應該是日方意圖消滅其勢力的藉口。此時,柯鐵虎雖起來應戰,但不幸在 1900 年初感染重病,並於 2 月 9 日病逝,而後當地的抗日勢力才完全被消滅。
這段時期抗日活動中,南部以林少貓(1865-1902)為首的隊伍是最具表性的一股武裝勢力。1896 年底,林少貓之武裝部隊突襲當地望族陳中和的和興公司,搶奪其屯積的物資。而後,在抗日武力的威脅下,地方士紳接受到日方的引導,開始進行招安林少貓之工作。經各方努力斡旋,1899 年林少貓向日方提出十項議和要求,在獲得回應後,公開出面接受招撫。藉由這次議和的條件,他確保了部分自己原有的勢力範圍。然而,這項約定只是一項騙局,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日方還是以意圖謀反的理由,在 1902 年 2 月派兵捕殺林少貓。
至此,延續民主國之後的各地抗日武力,全部遭到日方剷除。整體而言,後藤新平是以警察為維持治安之主力,並採行後述的保甲制度控制各地民眾,同時對反抗者以「招降與誘殺」並用的手法,逐一消滅各地武裝勢力。這些武裝抗日勢力無法統整,又得不到外援,除了極少數還得以善終之外,最後全都難逃被消滅的命運。有關這段期間的武裝抗日,台灣人遭殺害的人數,日方面正式的統計資料如下:
根據研究者估計,1895 年台灣抗日的「乙未戰爭」,台灣方面死亡者大約是 14,000 人,這是估計一年之間的死者人數,而後幾年間武裝抗日犧牲者也將近這樣的人數。如果將這兩者相加,再納入可能被官方低估的死者,到 1902 年間的武裝抗日犧牲者,應該超過三萬人,而當時台灣的人口將近 300 萬人。由此可見,
對於異民族的入侵,台灣住民不僅展開激烈的武力抗爭,同時也付出了非常慘烈的代價。
而且,以上三階段的武力抗日,並未納入山地原住民抵抗的事蹟及其受害情況。面對漢人與原住民的激烈抗爭,當然也迫使日本必須以戰戰兢兢的心情,展開其第一個海外殖民地的統治與經營。
本文摘自《典藏台灣史(六)台灣人的日本時代》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典藏台灣史(六)台灣人的日本時代” book_author=”何義麟, 蔡錦堂” book_publisher=”玉山社” book_publish_date=”2019/07/05″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07/1-5d242ccaea3f7.pn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27180?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07″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80750.html?” ext_link_text_1=”讀冊生活購書” ext_link_2=”http://www.tipi.com.tw/books.php?pid=768″ ext_link_text_2=”玉山社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相關文章: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