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台灣原住民是怎麼失去名字的——漢人視角「賜姓」

圖片來源:中央社

[bs-quote quote=”清朝治理下的台灣,從生活劃界到姓氏,對原住民族都有一套規範。”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面對漢人勢力的入侵,原住民的生存頗受威脅,1727 年(雍正 5)巡台御史尹秦與淡水理番同知共同向朝廷請議,為保障熟番生存「宜令大社留給旱地五百甲,中社四百甲,小社三百甲,號為社田,以為社番耕種狩獵所」,確保平埔族的生存空間。此外,早在 1722 年(康熙 61)朱一貴事件後,浙江總督滿保主張遷民劃界,在藍鼎元力持之下,代之以「立石禁入番地」,防止漢人侵入番地,淸廷劃距番人居住地 10 至 2、30 里之地立石劃界,挑挖深溝,築土做堆,溝內之地為番所有,以區隔番漢,稱為「土牛溝」、「土牛」,自南向北陸續劃定,禁止漢人越界侵墾;至乾隆年間演變為劃分漢民、熟番、生番的界線。

自清康熙 61 年(1722 年)起,採漢番隔離政策,官府於入山的重要路口,以立碑、立界方式來規範漢人生活區域,嚴禁漢人超越其區域;此碑界建物為「原漢界碑」(如:臺北市石牌)。並有種種措施來防止漢人侵墾「番地」。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作者:Peellden

劃界之初曾使用紅筆在地圖上畫線標示番界經過之地,習慣上稱紅線以指稱地圖上無形番界,以土牛代表地表上有形的界線,二者合稱「土牛紅線」;但成果有限。此一淸廷為維護熟番生計,立石所形成的保留區,自乾隆中期以後,由於漢墾區的開發已經漸趨飽和,加上 1786 年(乾隆 51)林爽文事件後,出現為防範生番,在土牛溝邊設隘防守的隘制,且被部分漢人利用,以設隘防番之便,不斷逾越土牛溝,進入保留區內私墾。再者由於社番不斷被派撥前往生番出入要口守隘,致使無暇專事農耕;而由官方保留給原住民以軍事屯墾方式拓墾的養贍埔地,大多遠離屯丁所居住之社,往往無法前往耕作,加上歸附納餉的番餉(人頭稅)很重,使得族人生活陷入困境,迫使原住民紛紛違法以典、贌,或賣予漢佃耕作的方式謀生。

生擒林爽文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原住民族原本有其傳統的命名方式,包括親子連名制(父子連名或母子連名)、親從子名制,或在個人名字後附加氏族名稱的姓名制等,而漢人受到傳統以男性為中心的宗法制度、觀念影響,特重血緣的傳承,以姓氏作為該宗族「正血統」的標記,因此對於歸順淸廷的原住民,也以這套漢人的思維模式賜予漢姓,甚至作為區別,表示該番人已經「熟化」(漢化),脫離「生番」的行列。

高山族群,其範圍大概等同相於清朝時期所謂的「生番」,以及日本殖民當局所謂的「蕃人」、「高砂族」。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作者:鳥居龍藏等

淸廷統治台灣西部後,於 1758 年(乾隆 23)下令歸順的平埔族人薙髮結辮以仿淸俗,同時也賜予仿漢的姓,包括潘、陳、劉、戴、李、王、錢、斛、蠻、林等。據說有漢人建議他們用「潘」字,因為拆開來看有水、有米、有田,既然漢化務農了,改潘姓最好。

事實上,「潘」字的右邊為「番」,是個相當容易辨視其熟番身分的姓氏;但這個原則必須在漢人當中沒有「潘」姓人家時才適用。

清代臺灣中部岸裡社因與官方合作,屢次助清軍平亂有功,逐漸崛起為中部勢力最強盛的原住民社群。這張圖是岸裡社第三任總土官潘敦仔的畫像。
圖片來源:截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賜姓的同時,也下令其改用漢名,不過當時有些只把原來的番名音譯為漢字,而且漢式的姓名往往只在與官方應對時使用,私底下仍大多稱呼其原有的番名。

1826 年(道光 6)南庄一帶拓墾土地,並設隘防守,鄰近的賽夏族人充當隘丁防禦內山的生番,當時其族人有用漢姓者。由於他們已有一定的家名(氏族名),因而有些以家名的「意譯漢字」為姓(例如樟、蟹、日、豆、風、絲,但也有例外者),此亦為賜姓之另一例子。1875 年(光緒元年)恆春設縣時,也曾對歸順的原住民賜姓(例如潘文杰);1886 年(光緒 12)當淸軍討伐東勢角方面的泰雅族人時,也曾對嚴守中立的頭目賜姓「白」。不過淸治時期改漢姓者大體以平埔族為主,這是因為官府長期實施山禁的緣故。

19 世紀臺灣南部平埔原住民照片。
圖片來源:截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隨著內地漢人大批移入,平埔族因改從漢姓不易區別,且為了戶口整理及處斷糾紛,同時杜絕番姓混冒,因此在 1886 年(光緒 12)淸廷再度施行賜姓政策,並特別諭示:一、已襲用漢姓,或以「潘」字為姓者,姓底下另外加上一個「新」字成為複姓;二、襲用漢姓者,如果加上字典中「金」、「玉」、「邑」三部首的字也無妨;三、沒有姓的人,取千字文中的美字,即「露結為霜」或「玉出崑岡」……等之一字為姓;四、姓以外也可以有堂號,以其所居住社名取字義平善者命名,而且最好加上「新」字。由於使用慣了,添加一字為複姓的政策並未被遵行。不過也出現了一些特殊的姓,像是偕、買(嘪)、毒、蒲、兵、味……等。

其中,偕姓非常特殊,並非得自於賜姓政策,而是由於噶瑪蘭族人感念基督教長老教會馬偕牧師傳教,及其對族人進行醫療,因而一些人改姓偕以資紀念。

馬偕。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本文摘自《典藏台灣史(四)漢人社會的形成》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典藏台灣史(四)漢人社會的形成” book_author=”溫振華, 戴寶村” book_publisher=”玉山社” book_publish_date=”2019/06/03″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06/2019-06-1812.26.27.png” book_link=”http://www.tipi.com.tw/books.php?pid=763″ book_link_text=”玉山社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23956?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07″ ext_link_text_1=”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2=”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78071.html?” ext_link_text_2=”讀冊生活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相關文章: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