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寫那篇選擇的總和,突然一直在想選擇的問題,我們要如何選擇?有時候我也會功利的問自己,以前自己為台灣社會做的那些事情,可以換成什麼嗎?已經死去的那段時間和已經決定的選擇,到底根據是什麼?
常常我們在選擇的當下並不是那麼清楚,周圍相處的朋友,甚至住在一起的人都會影響到你的選擇。我的運氣很好,我們家女王生活像是清教徒,周圍交往的朋友都是像奇遊團那樣事業成功、道德高尚、令人尊敬等等,因此在選擇的時候通常比較不會後悔。
幸福和真理似乎是不相容的,真相是殘酷的,常常是傷人的。因此,我們以自己的幸福或更多的是以他人幸福的名義撒謊,我是為了我的太太,為了我的小孩,為了誰誰誰,以免傷害他們。幸福以及隨之而來的正面情緒,難道不是比真相更重要嗎?
在電影《駭客任務》中,曼菲斯表示:「我從來沒有說過這會很容易」,主角尼歐面臨選擇真相,還是幻覺的決定,曼菲斯提供了兩顆藥丸:一顆紅色的藥丸和一顆藍色的藥丸。選擇紅色藥丸,尼歐將揭露現實的真相;選擇藍色藥丸,他將留在舒適的虛幻世界。尼歐選擇了紅色的藥丸,決定追尋真理。
更多人選擇是藍色的藥丸,但這樣的話,幸福就會建立在幻想的基礎上。因此,它可能只是短暫的,真相似乎總是追上我們,但真理似乎也是一種理想、道德價值,顯然更高尚、更可靠。因此,這不比自私地追求幸福更重要嗎?
尼采說:我們熱愛真理。並不是因為真理本身,而是它的正面後果。真理與幸福並不是兩條沒有交叉的道路,尤其以他人的幸福為名使其成為道德價值,往往會容易成為錯誤的選擇。
當初我爸用很高的利息借錢投資,也是想要讓他的家人幸福,小孩可以有錢出國唸書等等等,其實這根本就是最自私的自欺欺人。
幸福和真理是人類的兩個自然目標,康德說:所有人都渴望幸福,我們尋求真理、知識和他人的真誠,我們需要它們一起生活並掌握世界。
但這兩個價值似乎也是互斥的,幸福的前提是一種完全滿足的狀態。然而,與真相的對抗往往是殘酷的,因為現實既不能完全令人滿意,也總是不令人滿意。因此,幸福意味著某種程度的幻覺,而真理恰恰相反,意味著接受一部分痛苦。
我們會傾向於選擇真理,即有尊嚴、有道德的存在的合法目的。然而,放棄對幸福的自然追求似乎很難。因此,我們似乎被迫以幸福的名義犧牲真理。但是,如果我們把幸福建立在脆弱的幻象基礎上,我們又能期待什麼呢?
如果幸福是一種完全滿足的狀態,那麼真理就不能給我們任何這樣的東西,而是伴隨著不滿、沮喪和痛苦的因素。因此,我們必須選擇其中一個。但幸福是存在的最高目標,我們自然會選擇它而排除真理。
正如尼采所說,真理只是一種相對價值,其正面影響只讓我們感興趣。因此,我們沒有理由將其定為絕對原則。
但幸福被定義為一種持久、持續的滿足感。如果我們為此犧牲真理,我們豈不是會面臨失去一切的風險嗎?難道我們不應該更喜歡真理,一種更可靠、更崇高的價值嗎?
如果我們以幸福的名義放棄真理,那麼從定義上來說,我們就讓它變得不可能,因為真理隨時都有可能結束它。當我們優先考慮幸福時,我們就會暴露出可能傷害我們的真相。透過偏愛真理,我們為自己設定了一個穩定的理想並且更優越,更有價值。
真理構成了比不惜一切代價尋求幸福更美好的理想。然而,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必須為此犧牲對幸福的追求?
幸福是一種內在的滿足狀態,幾乎是精神上的,並以一種精神狀態為前提,這種狀態使我們能夠在任何情況下感到幸福,從而接受真理。
對真理的認識遠非使我們遠離幸福,相反,它是一種條件,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根據我們意識到的現實採取行動,以建立真正的幸福。
唯一持久的幸福是建立在對現實的了解之上,因此也建立在接受真理之後。
幸福的人也是明智的、善良的和自由的!~伊比鳩魯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