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這一秒愛你,下一秒恨你:「B型人格」真實與虛幻只在一線之隔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8385

[bs-quote quote=”有這麼一群人,善變卻固執、衝動卻堅韌、喜愛孤獨卻又渴望注目。他們往往不被了解,或是遭到誤解,甚至,連自己也搞不懂自己發生了什麼事。”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對於一般人而言,關係與感情建立不易,然而一旦建立,就會出現恆常性,不會說消失就消失。愛就是愛,恨就是恨,兩者涇渭分明,雖然可以化解,但絕對需要假以時日,並且經過多次的諒解、寬恕,或是反向的失望、原諒、絕望的歷程。愛與恨如此,是與非、對與錯,又何嘗不是如此?所有的關係、愛憎、感情,都是一步一步慢慢累積的,不會一蹴可幾,但也不會突然之間銷聲匿跡。

B 型人格者可不是這樣,對他們而言,說愛就是愛,說不愛了就是不愛,說不愛之後要是改變了心意又愛,馬上就能繼續愛,一點也不受到影響,幾乎沒有一般人的慣性思維。因此,每當新聞報導中出現諸如「男子先拿出扁鑽捅老婆一刀,然後在警局失聲痛哭,對老婆表示『我愛妳,請妳不要離開我,妳離開我的話,我要去死』;而身為受害者的老婆先是全然原諒對方,然後又詛咒老公是惡魔,應該受到公眾唾棄。等到檢察官起訴時,又反過來為老公說話,說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丈夫與父親」的戲碼時,大多數人可能難以理解,不明白當事人的腦袋是怎麼想的。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StockSnap

事實上,B 型人格者的世界就真如《金剛經》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沒有什麼是絕對的,也沒有什麼不會改變的。愛既是恨,也不是恨;緣盡時,親如弟兄者亦如陌路。世事無常,時而為寬恕與涕泗俱下的大和解,時而為咬牙切齒與欲滅滿門的深仇大恨,導火線可能只是擦身的一眼,亦或酒過三巡的不當玩笑,這些對於B型人格者來說都是司空見慣。

與佛法唯一不同的是:B 型人格者明知虛相幻化無窮,卻還是將七情六欲攪和其中。B 型人格者可能在某天密告你,但幾天後,又毫無罪惡感地跟你見面,稱兄道弟。他未必是裝的,更不是什麼「城府極深」,他可能真的完全沒想過要害你。至於他為什麼密告你?理由可能只是「剛好看到網站上有檢舉信箱,好玩按按看」。不要懷疑,把你搞得雞飛狗跳的大整肅,可能就只是基於一個這麼荒謬的原因,至於後續的懊悔、愧疚,以及惱羞成怒、先聲奪人的指責,甚或恩將仇報,都只是事後為了合理化自身行為才編造出來的。當你咬牙切齒地尋找「答案」,B 型人格者只好編出一個個讓你更信服的故事,但真相永遠不明。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John_Wayn

你可以說他們幼稚,或是像猴子一樣,就算毫無情緒與利益糾結,仍能輕易按下那顆引發終極核戰的按鈕。這就是為什麼 B 型人格者一旦幹出大事,常常讓人相當震驚的緣故。B 型人格者身上那條真實與虛幻的界線相當薄弱,是與非,愛與恨,真與假,做與沒做,往往是重疊的狀態。當旁人沒進一步追問的時候,他們就好比薛丁格的那隻貓,關在箱子裡,半死半生,既生又死。B 型人格者的思想、動機與行為往往也是如此。那些吸金詐騙者還沒捲款潛逃前,他對旁人、粉絲的愛,每一分都是真切的;也正因為真切,所以才特別動人心弦,難以察覺異狀。

事實上,在他們決定走上歪路的那一刻之前,往往是被自己無私的愛所充滿,毫無犯罪意識,直到臨界點終於到來—因為東窗事發,他們終於清楚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發狠把壞事幹到底。一位 B 型人格者對社會產生影響的能力大小,決定了他會是一顆怎樣的不定時炸彈。越是位高權重或家喻戶曉,他的影響力就會越深越遠;有些時候甚至會動搖人們的社會價值。他會不斷累積社會託付給自己的能量,並一次在爆炸性事件中徹底返還。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JerzyGorecki

在四種子人格當中,最容易吸取群眾目光與資源的,自然首推戲劇型人格。這型人格者本來就以別人的注意力維生,越能吸引注意力,他們就會願意做越多演出;至於演出精不精采?吸不吸睛?則要看他的聰明才智與社會資源。社會資源豐富、智慧較高者,若能碰上不錯的機運,自然就會有不錯的表現;但他的「演出」能否長長久久,足以安度一生,並留下美名傳頌後世,則要看個人的智慧與自制能力。

倘若擁有的社會資源太多,遠超過他能駕馭的極限,就會開始讓自我膨脹,使得演出越來越困難,到最後,終會迎來「爆炸性謝幕」的一天。與戲劇型人格者相似的是邊緣型人格者,他們也會出現表演性、作秀性的行為,但「演技」顯然不如戲劇型人格;而且他們又很喜歡分化自己的觀眾,讓觀眾彼此激化,所以常會歹戲拖棚,又是吞藥,又是割腕的,除了害一堆人氣急敗壞、彼此衝突,還搞得雞飛狗跳,甚至火爆收場。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geralt

就社會影響力而言,邊緣型人格者的影響當然沒有戲劇型人格者來得大,但若是以棘手的程度而言,那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反社會型人格正好相反,他們喜歡利用虛實之間的差異來迷惑其他人的心志。比如先是很認真地給出一連串承諾,再淡然地全部否認,等對方快崩潰的時候,才依對方的渴望拋出一些甜頭,不斷玩弄對方心中僅存的一絲希望。

這一切為的是什麼?不為什麼。或者說,吸引他人目光只為了風光自己,挑撥離間只為了認真分化,玩弄
別人只為了專心玩弄。

如果我們不要為了尋找背後的「真實」而拋棄眼前的「現象」,那麼對於 B 型人格者而言,每一句話都可以當真—當然,也可能只是隨便說說而已,是真是假,說不定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答案。

本文摘自《原來這就是B型人格:那些自戀、善變、邊緣、反社會的人在想什麼?》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原來這就是B型人格:那些自戀、善變、邊緣、反社會的人在想什麼?” book_author=”陳俊欽” book_publisher=”究竟出版” book_publish_date=”2019/10/01″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10/2019-10-092.45.55-5d9d8516a6a4f.pn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34467?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10″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87121.html?” ext_link_text_1=”讀冊生活購書” ext_link_2=”https://www.booklife.com.tw/%E5%8E%9F%E4%BE%86%E9%80%99%E5%B0%B1%E6%98%AFB%E5%9E%8B%E4%BA%BA%E6%A0%BC%EF%BC%9A%E9%82%A3%E4%BA%9B%E8%87%AA%E6%88%80%E3%80%81%E5%96%84%E8%AE%8A%E3%80%81%E9%82%8A%E7%B7%A3%E3%80%81%E5%8F%8D%E7%A4%BE%E6%9C%83%E7%9A%84%E4%BA%BA%E5%9C%A8%E6%83%B3%E4%BB%80%E9%BA%BC%EF%BC%9F/action-products_detail-lid-1-did-5098.htm” ext_link_text_2=”圓神書活網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