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運費補貼掰掰 網購業者力保流量

蝦皮購物。資料照,圖片來源:中央社

來自新加坡的蝦皮購物近 2 年掀起網購運費補貼戰,本土業者為鞏固用戶,被迫跟進砸錢。這個趨勢從今年開始反轉,各家業者運費補貼陸續退場,思考如何將流量轉換成獲利。

蝦皮購物西元 2015 年成立,初期以 C2C(消費者對消費者)平台起家,進軍台灣就祭出免運費、免交易手續費與促銷等優惠,吸引不少賣家與買家進駐,並透過社群將行銷結合時事話題,加上 App 介面友善,成功抓住年輕網購族目光。

不過,觀察蝦皮今年 4 月補助超商取貨運費規則,包括萊爾富、全家、7-ELEVEN 等便利商店的一般拍賣訂單,需滿新台幣 299 元才享運費半價(30元),且每位買家可享每月 6 次運費補助,補助額度與次數已不像過去般大手筆。

市場估算,蝦皮購物一年在台灣至少燒掉 5 億元,目的是先用補貼壯大用戶規模,募資後再砸錢應戰,希望一舉攻城掠地、取得市場領導地位。甚至立法委員都曾出面喊話,希望政府介入防止網購市場惡性競爭,保障消費者權益。

面對蝦皮來勢洶洶,國內電商龍頭 PChome 網路家庭集團派出旗下商店街迎戰,推廣個人賣場服務,2017 年商店街推銷費用暴增 10.12 億元、每股大虧 43.25 元,但也換來可觀成效,單月商品成交金額(GMV)已達 40 億元以上,單月超商取貨付款件次更超過 1000 萬次。

3 月 5 日網路家庭首次舉辦投資人日,董事長詹宏志語說,如果商店街個人賣場不著重行動市場,就會被對手侵蝕成長;迎戰未來威脅的最好方法就是跟上對手腳步,商店街個人賣場從 2017 年 1 月開始補貼運費,只花不到 1 年,就趕上蝦皮用 2 年多才達到的成果。

詹宏志說,運費補貼結束後,顧客是否願意留下來?這是商店街須面對的挑戰。為下一階段成長,他預告商店街個人賣場將在今年底前停止所有補貼,但仍看好有很大流量變現商機,未來收入包括服務費、數據分析與廣告等,預計 2019 年將建立可獲利的商業模式。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