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呂秋遠專欄》新聞報導的,不一定就是真的

圖片來源:Pixabay 作者:tiburi

關於孫鵬與狄鶯的未成年子女在美國疑似恐嚇同學這件事,台灣媒體持續報導,都已經延燒一個星期,都還佔據媒體頭版,簡直把狄鶯救子當作歌仔戲在演。當然,很多人都存著看好戲的心理而已,訕笑有之、謾罵有之,這位青少年在一夕之間,成為全台灣最有名的「恐怖份子」。我個人認為應該是這幾個原因,才會導致媒體窮追不捨:

  1. 家長「看起來」很有錢、很有名:這位青少年的家長是名人、名人的家裡「似乎」很有錢,既然是名人,當然跟一般台灣人的孩子在美國偷竊、殺人不一樣。
  2. 媽媽「看起來」很寵小孩:這位媽媽曾經在孩子小時候說過,希望他以後當馬英九,「應該」就是望子成龍的媽媽,「大概」也是那種會說「我的小孩沒錯,都是他的朋友帶壞他」的媽媽(至於會不會真的這麼說,其實不重要)。
  3. 青少年「看起來」很白目:許多人認為,這位青少年就是屁孩,「看起來」很白目,最喜歡闖禍以後說,「我是開玩笑的」,不曉世事、溫室裡的花朵,該有人給這樣的孩子教訓一下了。
  4. 媽媽的朋友「看起來」很白癡:媽媽的藝人朋友,落井下石、宣稱對方親戚欠錢的有之、為他開脫罪嫌、或者希望外交部介入營救的有之,總之百花齊放,每個「朋友」都趁機來關心一下這件事。
  5. 美國「看起來」很重視:事情發生在美國,美國才發生校園槍擊案,又是反對恐怖主義大國,這個孩子不知輕重,惹到美國人,這件事應該非常嚴重,甚至可能危及台美邦交,也太丟台灣人的臉。

從這些因素來看,這齣戲(對於觀眾來說是戲,對這家人來說是悲劇)具備了所有台灣媒體應該要加強火力報導的因素:有錢家庭、名人寵媽、無知屁孩、朋友助陣、恐怖主義等等,有這麼多因素在案件裡,不報導這種新聞,要報導什麼?不過,我個人看這件事情的角度,比較傾向於這樣的想法:

  1. 新聞報導的,不一定就是真的:在這件事情發生以後,除了警方的記者會是真的,很多媒體上的資訊都不見得是可信的。例如媒體報導這位青少年曾經在畢業典禮上如何又如何,後來證實是假的,但是網路與媒體已經罵過一圈。不要相信媒體,他們只能靠不清楚的外電翻譯,還有許多的「好朋友」「老同學」的爆料,來瞭解這件事情而已。
  2. 怪力亂神很好笑,我們只能確定有今生,不一定能肯定有來世:從七仙女送公文開始,很多的命理家彷彿搖身一變成為水晶球,言承旭的前世也知道、狄鶯、孫鵬與孩子的三角糾葛也清楚。重點是,竟然還有媒體願意報導這些「命理師」的說詞。對啦,故事看起來很好笑,可是看完以後,會不會覺得其實是命理師與媒體才很好笑?而我們對於這樣的報導角度覺得很可悲。
  3. 把未成年孩子送出國唸書,不一定是好選擇:不要覺得「讓孩子有國際觀」很重要,也不要以為「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很有用。基本上,未成年子女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而不是父母的期望。把孩子送出國,有人是為了怕麻煩、有人是為了眼不見為淨、有人是因為沒時間陪伴,至於那些主張國際觀、起跑點的父母,我只能說,國際觀比不上家庭觀、起跑點也可能就是終點,孩子不一定要出國,才會有出息,就算要,也要讓他們成年後自己決定。
  4. 青少年不容易理解,他們的心裡其實有很多結:青少年的想法很多,有時候他們只是希望引起父母、家人、同伴的注意,或是覺得這樣的標新立異很酷,如此而已。他們跟成年人一樣,渴望歸屬感,也持續在摸索認同當中,請盡量給他們成長與學習的機會。
  5. 盡量不要嘲笑別人,每個家庭都有難言之隱:當我們在嘲笑別人的時候,看看自己,並不見得比較好,只是煩惱的面向不一樣而已。關於家庭,每個人都有「要解決的」「待解決的」「無法解決的」問題。人生,其實就是這麼辛苦。

就讓美國警方詳細調查案件始末,並且讓他們接受應得的法律制裁就好,至於事實的真相,反正你不知道,我不知道,獨眼龍也不知道,不用雪中送炭,也無須落井下石。

原文出自呂秋遠臉書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