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忠憲專欄》無聲蛙鳴:道德兩難

《無聲蛙鳴》 :道德兩難

看完了這個韓劇,因為聽不懂韓文,我是開英文的聲音,一邊跑步邊看完。

每集開頭的旁白:「假如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而沒有人在附近聽見,它有沒有發出聲音?」

「千萬不要變成青蛙,被亂石擊中的青蛙。一旦成了那隻青蛙,當你頭昏眼花、渾身無力、呼吸微弱,卻只能不斷思考『是誰扔的石頭?』,為何偏偏打中我?」

這部連續劇拍得非常好,全部大概八個小時,我用跑70公里左右的時間看完,當然分成很多次。我很喜歡裡面黑膠唱片的那一首歌,不知道有沒有臉友知道那首是什麼歌?

劇中的黑膠唱片音樂象徵了懷舊、真實性,以及過去與現在之間的張力。爵士樂,特別是以黑膠形式呈現,通常象徵著一個情感真摯且即興創作的時代,這與劇中角色的個人旅程相呼應——他們在人生中也同樣即興地應對道德挑戰,這反映了角色面對的道德模糊性,進一步複雜化了劇中的倫理困境。

這齣連續劇主要圍繞著罪惡感、責任與救贖的主題,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隻普通的青蛙,上次大學路癲癇發作女駕駛衝撞的死亡車禍事件,我差不多在一個小時之前經過哪裡,每個人能活著都是運氣好,可是即使是青蛙一樣會遇到如何行動的道德判斷難題。

這部片的主要角色必須面對過去行為的後果,以及因此產生的道德兩難。個人是否能夠克服罪惡感,還是他們的過去決定了他們的道德品格?

這與康德的義務倫理形成了對比,康德強調的是根據道德義務和原則行事,而不考慮個人的後果或情感。康德的倫理觀認為,道德是遵守普遍的道德法則,例如「定言令式」,要求人們的行為能夠成為所有人的普遍法則。

康德生活的世界,不像我們現在這麼複雜,大量的訊息與快速地交換,像柯文哲這樣十年就可以演完一齣戲,以前恐怕要半個世紀。

在《無聲蛙鳴》中,主角的掙扎更多關乎個人的道德反省與選擇的主觀負擔,與康德的基於義務的倫理觀不一致。一開始主角不想惹麻煩,或因為訊息缺乏的感性判斷,做出錯誤的決定,造成遺憾而產生罪惡感,這跟康德所說的:「道德不應該依賴個人的情感或情境複雜性,而應該依循客觀的道德義務」,兩者有不同的道德選擇。

但因為這樣就讓男主角成為一個不好的人嗎?後來男主角也隱瞞了自己所知另外一件犯罪的行為,但從男主角的角度看來,第一次是錯誤的決定,而第二次卻是正確的判斷,康德的道德律令一定是正確的嗎?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