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筱峰專欄》與其沒有尊嚴的活,不如莊嚴的死!

圖片來源:取自 李筱峰 臉書
「日本人的槍彈武器,多如濁水溪邊的石頭;但我們的志氣,高如大霸尖山!」–莫那魯道
發生在1930年霧社抗日事件的領導人莫那魯道,是泰雅族賽德克馬赫坡社的頭目,今天是他的冥誕,他出生於1880年(清光緒6年)。
莫那魯道曾經在大正初年被日本總督府安排到日本本土去參觀,他見識過東京的現代化,看過日本的軍校與軍事設施,他知道日本的實力。可是他為何敢帶領族人對日本的在地官憲痛下一擊?
他們是在外來政權的高壓殖民統治下,受盡屈辱、受盡蹂躪,忍無可忍,最後將生命豁出去,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與其沒有尊嚴的活,不如莊嚴的死!
事件中充滿著「死亡的哲學」,他們讓欺負他們的日本官憲血濺霧社小學的司令台,但在敵不過日本的高砲、機槍與毒氣之下,他們選擇死亡,不受日警凌辱。他們群起上吊在樹上,去和他們的祖靈契合。莫那魯道最後進入深山自盡,讓日本總督府耗費時日才找到他的遺體。這些死亡的哲學,顯然不是曾被後藤新平譏笑為「怕死、愛錢、愛面子」的一般平地台灣人所能了解。
日本武士道中,也有一套的死亡的哲學。但是武士道,碰上了莫那魯道,顯然失色了!
我們不是要鼓吹暴虎馮河,但是看到那些卑躬屈膝的媚共、降共的政客與藍民,看到那些不敢對侵略者哼吭半聲,卻譴責我們受威脅的台灣本土政府,看到那些叫喊不要備戰以免刺激中共的軟骨頭們,莫那魯道正在天上恥笑你們!
圖片來源:取自 李筱峰 臉書

原文出自李筱峰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