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總統大選政策比一比,藍綠白誰把高雄放在眼裡?

圖片來源:截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文:Claudius

要選總統了,高雄人弄清楚各黨候選人的「高雄政策」是什麼,這應該非常重要吧?

然而,倒數 20 天,本次大選先是上演合不合鬧劇,接著又大吵各種房產議題,政策在哪裡反而不是重點。不論高雄,或是整個南部,都不是本次大選的論述焦點,我們覺得非常可惜。

好過日長期主張「國土平衡發展,降低南北差距」是促進台灣競爭力,以及解決高房價,青年北漂,資源浪費等多重問題的重中之重。

然而很可惜,在三組候選人中,只有一組比較願意正視這個問題。我們以下就先從近期各候選人公開政見與發言,來比較他們的高雄政策:

在柯吳陣營中,並未明確提出任何發展高雄相關政策,只有柯文哲曾提到「南部老百姓生活太苦,我不贏台灣會完蛋」[1],但並無明確改善南部老百姓生活之政策主張,也沒有區域發展或基礎建設的政策。柯本人倒是多次抱怨前瞻建設高雄獲得較多補助[2],卻無視台北更早就獲得更多補助,以及北部先前受政策偏好造成的優勢,唯一比較具體的是把美麗島站改名[3],但格局很小,也很難看得出有任何效益。

賴蕭陣營是唯一正視到「國土發展不均」議題,並明確提出發展大南部的候選人。當然賴清德享有蔡英文政府發展「大南方計畫」之現任優勢,提出透過「三大主軸、九大建設」,讓高雄成為「海洋國家的首都」[4]。

在經濟產業面,包含「大南方科技 S 廊帶計劃」,帶動「產業移動、人才移動與投資移動」,包含闢設與報編橋頭科學園區、楠梓產業園區、仁武產業園區、南高雄亞灣區 5G AIoT 創意園區、屏東科技園區,中油推動循環經濟及創新材料園區、高雄市亞灣 2.0 計畫等,並明確提到半導體產業鏈等進駐產業。

在交通與基礎建設方面,雙港建設如第七貨櫃中心、前鎮漁港改建、高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興達港)建置水下基礎設施之廠房與重件碼頭,並培育海洋產業人才,高雄國際機場新航廈工程,第一期提升航廈年容量至 1,209 萬人次。區域內交通包含高雄捷運路網「四線齊發」,如即將通車的輕軌成圓、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捷運黃線、小港林園線。公路系統則包含國道 7 號、國道 10 號里港交流道至新威大橋新闢道路工程計畫。蔡政府的施政下確實增加了南部的交通、產業等各類投資,也可預測賴蕭將會延續施政方向,繼續升級高雄的基礎建設與引進新產業。

侯趙陣營部分,著重在「對中政策」的發揮,曾多次造訪六合夜市,強調引入對岸觀光客的重要,以此作為其經濟產業的主要述求[5],另外也提到重工業升級,引進 AI、電動車、生技等新產業,但在細節上較為缺乏[6]。然而對比馬英九首次參選開出許多高雄支票(大部分並未兌現),實質上卻杯葛高雄建設 8 年,侯陣營作為挑戰者,反而並未在高雄建設上做出任何宣示承諾。

另外柯吳與侯趙比較特殊的是都搶打「韓國瑜牌」,例如柯文哲公開指出曾經聘任韓國瑜做市政顧問,並指出韓國瑜本來可能是他的副手[7]。而侯趙除了手上持有真的韓國瑜本人(任不分區立委首席)以外,更強調要在高雄「完成韓國瑜沒完成的事」[8]。從韓國瑜過去施政來看,例如增加與對岸來往、廢除母語教育、勸阻示威遊行、抑制音樂活動、改辦光頭節與中華音樂祭、停建軌道建設、台積電改為賽馬場、興建愛情摩天輪、在太平島與中國合作挖石油,都可能是侯想推動的目標。

總結而論,三組候選人中,柯吳與侯趙都採取「放生高雄政策,抓住韓國瑜」的策略,把吸收韓粉票作為唯一的高雄經營目標。由於兩組人過去對高雄建設均持負面態度,甚至侯趙的政黨過去曾有多次取消高雄既定建設(如部會南遷、國圖、公視南部台)的黑歷史,當選後可能會朝向抑制高雄與南部發展,資源集中北部的策略。

而賴蕭配則延續小英路線,特別由於賴清德耕耘南部較久,具備和其他候選人不同的視角,因此也成為唯一強調高雄建設發展,促進南北平衡,甚至喊出「台灣國家海洋首都」、「台灣未來 50 年發展換南部扛」等口號[9]。當選後比較要注意的是要提升行政部門施政效率,以及立法部門能否支持其預算等議題。

圖片來源:截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原文出自高雄好過日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