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忠憲專欄》迎接馬拉松季節的來臨

圖片來源:Pixabay 作者:maxmann

那天有朋友傳張忠謀在台積電運動會講的話,他今年已經 92 歲,從 50 歲開始之後知道運動的重要,幾乎每天都在運動。

我以前完全不知道運動的重要性,知道數學、物理、化學、英文很重要,但運動並不重要。很早就有三高的問題,一直到開始跑馬拉松之後才解決了這些問題。

國慶日過後通常就是台灣馬拉松季節的開始,我的很多朋友在這個禮拜天參加馬拉松的比賽,都有不錯的成績。

運動對我有好處,而且我也感受到了,生活有很大的變化,跑步之前即使是很年輕的時候也很少有人叫我帥哥,連買早餐都沒有辦法得到這種待遇,現在有時候會聽到這種稱呼。

運動可以幫助健康舒緩緊張的情緒,一般來說我對嘗試新事物非常感興趣,也感受到新事物的吸引力,這其實是我持續跑馬拉松的主要原因,而觸發點當然是林修民去跑了柏林馬拉松。

跑步具有比較性,但不是非常直接的意義,我們家女王一場全馬大概快我一個半小時,我當然有受到影響,但我一直沒有籠罩在她的陰影之下。

因為看了沒有國家的冠軍之後有一些激動的力量,禮拜天想說是不是可以逼自己跑快一點,的確快了一兩分鐘,用 76 分鐘跑完 10 公里,結果今天禮拜一一直在抽筋,想起來也是覺得好笑:女王最近才在抱怨說現在跑 10 公里竟然都要 60 分鐘。

跑馬拉松如果沒有固定的訓練,要完賽並不是自然而然,除了有幾次的衝動以外,我的訓練基本上都是以舒適的配速來完成,在這個訓練的過程,同時聽完好幾十本的有聲書 。

每次訓練完都有身體和精神上的愉悅感,雙腿前後擺動,思考著有聲書的內容,跑步的過程即使在大太陽底下也不會太過難受。

沒有國家的冠軍裡面有一個訓練的場景,就是繞著 200 公尺的田徑場跑 100 圈。以前爸爸還在的時候,我如果回去中埔,會去中埔國中的田徑場跑 50 圈,這種單調的跑步過程很像無聊的人生,但如果能夠撐過那種無聊,會有一種滿足感。

有很多馬拉松選手當自己完成比賽時會感到欣喜若狂,這種欣喜若狂並不是因為對自己的表現感到自豪,而因為這是項身體活動;彷彿先是進入了「恍惚」,然後「透過雙腿不斷重複的振動進入了幸福的狀態」。

到達終點之後,拿到了獎牌,坐在草地上脫掉鞋子,看到其他的選手臉上疲憊卻充滿歡喜的笑容。

跑步似乎表達了在無聊的人生中,對生活的喜悅。漫無目的地跑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似乎讓我們從不斷的奮鬥中得到短暫的釋放。然後再去報名下一場!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skeeze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