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侏羅紀」,聽過「第四紀」嗎?這是地質學名詞。第四紀的時間起自約 260 萬年前。
聽過「台灣地質第四紀之父」嗎?他就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台灣地質學家林朝棨教授,今天是他的冥誕,他在 1910 年(日本明治 43 年)5 月 26 日出生於台中豐原。
林朝棨畢業於第一屆台北帝國大學(今台大)理學部地質系。1933 年他完成第一篇日文論文〈台灣產哺乳類化石の產出狀態に就いて〉。1934 年 3 月底,以《台中州豐原郡第三紀初期和冰河期生成之地層學研究》畢業論文得台北帝國大學理學士學位。1963 年林朝棨以《臺灣之第四紀》論文獲得日本東北大學理學博士。該論文利用碳十四定年法建立各地第四紀地層序,奠定臺灣第四紀地質學研究的基礎。
戰前林朝棨曾任滿州新京工礦技術院的教授、也任教於日本勢力下的北平師範大學和北京大學,教地球科學。二戰後,回台任教於省立臺中師範學校(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1947 年 1 月,開始任教於臺灣大學地質系。開始探勘台灣全島及澎湖群島之「第四紀」地層。
以台灣第一把地質學家的專業,林朝棨曾協助埔里、霧社和萬大等水庫的建設,又陸續參與了奧萬大壩、霧社壩、瀧見壩等水壩設計,還有梅山、竹崎、寶山、出礦坑等油田的調查,以及大溪煤田、三峽煤田、澳底煤田的勘測等諸多公共工程。又義務擔任翡翠水庫興建時的地質顧問。
台電總工程師孫運璿邀請他協助工程時,原擬給林朝棨車馬費,但他以教授已有薪俸可領,婉謝車馬費,僅收取電力公司職員日薪 30 元台幣。
林朝棨不僅精於地質學,也跨界考古學、貝類學。考古學者劉益昌曾如此介紹林朝棨:「從日治時代他和早坂一郎共同發表的〈台灣の考古資料〉、〈台北市西新庄子貝塚の貝類)〉以來,他就持續關懷人類所留下的遺址,在有關第四紀研究的文章之中一再提及人類留下的貝塚之中所含的人類遣物,同時結合了地質學和考古學的知識,在五十到六十年代之中發表了〈凱達格蘭族的礦業〉、〈台灣西南部之貝塚與其地史學意義〉、〈概說台灣第四紀的地史討論其自然史和文化史的關係〉等重要論文,確定台灣平埔族的凱達格蘭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會自己煉鐵,且清晰地說明台灣第四紀以來地史和台灣移民之間的關係。」
林朝棨是世界第一位觀察到龍宮貝生態的學者。
臉友們還記得我介紹 5 月 14 的壽星宋文薰教授嗎?台灣第一個舊石器時代的遺址「長濱文化遺址」,就是林朝棨和宋文薰兩位大學者於 1978 年帶領考古隊發現的。那是地質學家與考古學家的完美結合。
林朝棨後來又發現「十三行遺址」、「番仔園遺址」、「鵝鸞鼻遺址」等重要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林朝棨是基督徒,地質學有許多理論與傳統基督教教義是有衝撞的,林朝棨如何在之間平衡?請看劉益昌如此敘述:「地質學是一個談演化論的學問,而基督教義中却明顯在創世紀中,表明上帝造人物的說法。林朝棨具有雙重身份,至今仍有地質學系的學生無法在演化論和聖經之中找到平衡點,而難以完成學業,但林朝棨却在這兩種之間遨遊了近一甲子的光陰。他是否和德日進(神父、地質學者、考古學者)、步日耶(法籍神父、考古學者)等人的哲學思想有些共通之處,『是否在演化論中塗敷著目的論的色彩』,這也許是探索林朝棨一生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吧!」
林朝棨在 1985 年 7 月 4 日去世,享年 76 歲。
原文出自李筱峰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