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筱峰專欄》「社會達爾文主義之父」斯賓賽

「社會達爾文主義之父」斯賓賽 圖片來源:截自李筱峰臉書

「一個真正具有勇氣的人,應該具有憐憫和同情心。」

「人是否高貴,並不在於別人如何去看他,而在於它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管教的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別人來管理的人。」

「除非所有人都獲得自由,否則無人能夠完全自由;除非所有人都有道德,否則無人能被稱為完全是有道德的;除非所有人都過得快活,否則無人能夠稱為是完全快樂的。」

以上選摘的句子,是英國哲學家斯賓賽(Herbert Spencer)的話,道盡人的價值與教育的意義。

這位被稱為「社會達爾文主義之父」的哲學家,將「適者生存」應用到社會學、教育上。

今天是斯賓塞的冥誕,他出生於 1820 年 4 月 27 日。

「社會達爾文主義之父」斯賓賽
圖片來源:截自李筱峰臉書

斯賓塞提出「預備說的教育論」,他認為教育的主要作用,在於預備完滿的生活(Complete living),使個人有能力經營五種完滿的生活活動,即:

  1. 對於自我生存的直接活動。
  2. 對於自我生存的間接活動。
  3. 對於生存和教養子女的活動。
  4. 參加社會或政治關係的各種活動。
  5. 休閒娛樂的活動。

斯賓塞對於當時的教育只是在提供一些修飾性的知識(如國王的軼事、義大利的音樂、沒有實用的希臘拉丁語文,以及學究式的所謂人文知識),深不以為然。

斯賓塞在經歷了十九世紀科學、技術帶來了莫大的衝擊後,深切地認識到,如要有效地使受教者達到前述的完滿生活的預備,就應該改革教育的內容,廢除裝飾性的知識所組成的課程,而代以科學的知識。

斯賓塞如果活在當前網路盛行、AI方興未艾的今天,不知道他會怎樣的論述?

原文出自李筱峰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