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筱峰專欄》檢驗族群融合的簡易方法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geralt

以下是我 26 年前的舊作,重貼此文,獻給現在還在當「語言偏執狂」的朋友:

檢驗族群融合的簡易方法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口號「化解省籍情結、促進族群融合」,而且不論哪個政黨,都說要「促進族群融合」,可見,口號人人會喊,但是如何實行,似乎就沒那麼簡單了。

在這裡,我想提供兩個檢驗族群能否和諧的簡易方法,對於居住在台灣的人,只要回答以下這兩個問題,就可以確定是不是真的能促進族群和諧。

第一個目題這樣問:「您是不是台灣人?」

如果您能不假思索就立刻回答:「是,我是台灣人。」那麼,您才有可能促進族群和諧。這個道理很簡單,想想看,一個社會裡頭如果住著一群自認為是外地人的人,則外地人就不可能融入本地社會。

試想,如果美國的前總統雷根還說他是愛爾蘭人、菲律賓的前總統柯拉蓉還說她是福建人、新加坡的前總理李光耀還說他是廣東人⋯⋯,他們如何被他的社會接受?

第二道檢驗的題目這樣問:「當您聽到有人講著跟您不同的母語時,您會不會覺得厭煩而在心中加以排斥?」例如,您如果是習慣講北京話的人,聽到別人講客家話或福老話,或是原住民語言時,會不會不高興?相反的,您如果是習慣講福老話、客家話或原住民語言的人,在聽到別人講北京話時,是不是也會不高興?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您在聽到不同的語言時,不會排斥,那麼,您當然也是一個能夠促進族群和諧的人。過去由於國民黨的語言歧視政策,獨尊北京話為「國語」,而壓制其他語言,造成對其他母語的歧視和侮辱,這是族群和諧的極大障礙。

福佬語(所謂「閩南語」)、客語以及北京話都屬漢語系統,不僅不該相互排斥,而是應該相輔相成。它們相對於原住民的南島語系而言,都是外來的,無須爭台灣正統;真正最老牌的台灣話,則是原住民族的南島語系,它們是台灣文化極重要的內涵,應予尊重保存。

所以,當大家在聽到不同的母語時,如果都能相互尊重,自尊而尊人則族群和諧才有落實的可能。總之,認同土地做台灣人,肯定自己的語言,尊重不同的語言,這是族群和諧的第一步。如果這一步達不到,族群和諧是騙人的。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Tumisu

原文出自李筱峰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