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與財富分配不均是全球必須面對的共通課題,不過中研院院士朱敬一點出,台灣有個現象相當特殊,華人社會對房地產除了自住,也會做為投資置產工具,房地產成為重要的不公平來源。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舉行「全球財富與所得分配不均」研討會,朱敬一於專題演講時表示,近 10 年來,台灣的所得分配持續惡化,比法國略差,但比英國、美國、新加坡、日本、韓國好,而全球所得最不均的是南撒哈拉、印度、巴西、俄國、中國、美國。
朱敬一也引用財資中心資料指出, 2017 年台灣最有錢的1%家庭,享有全台灣總所得 11 . 29 %,而且長期而言,趨勢走升。
朱敬一進一步點出,有錢人所得主要來的股利、土地增值,尤其房地產買賣頻率高、獲利豐,相較之下,普通人可能數年、數十年才會有一次房地產交易,造成房地產買賣成為重要的不公平來源。
從數據結果發現,最有錢人與中位數人在房地產的年獲利差近2%,朱敬一推測,當中可能有政商關係好、資訊來源廣泛等因素,使得投資報酬率更好,導向「富者越富」的局面。
其實台灣房地產異象不只如此,甚至影響婚姻,朱敬一指出,許多新聞報導年輕人因為房子太貴,不敢結婚,導致有自己房子的年輕人較容易成婚,進一步檢視資料可發現,有房子的男生比沒房子的多 33 %機率結婚。
朱敬一更發現,房地產也有性別議題,房產贈予偏向給兒子,而房子對於結婚的加分條件,男生又比女生顯著。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