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思想坦克》大人的國家認同問題請自己解決,不要再找中學歷史科的麻煩了!

101課綱之歷史教科書與傳統國編版一樣寫出極簡略的歷史「事實」,再由教師口說補充,教師時間不夠,學生也聽不懂。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本文作者為黃惠貞,由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近日,歷史教科書的爭議又躍上媒體版面,翻來覆去的爭議焦點說是「三國、唐代以前的政權交替全刪光簡化到令人髮指」、「中國史大幅縮水」、「可悲的仇中課本」等,其實背後反映的迷思在於誤以為這些古代政權是「連續不斷的朝代」,而且,這些都是「我國的歷史」,所以有任何的刪減就是「去中國化」。

然而,究其實這些不過都是過去威權時代以歷史教育作為國族認同建構的遺緒,以及這些媒體或主張者本身對今日社會國族認同轉移的焦慮罷了。這些爭議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來討論,一是,過去國族認同建構的歷史合乎史實嗎?二是,(筆者更在乎的)關於歷史教育,我們應該教什麼?以及,怎麼教?

在第一層次上,專業歷史人很容易反駁,但也是最難進行的社會溝通。首先,這些朝代其實多數是相互敵對的政權,其統治的疆域不但不固定,更不是相互繼承的。例如:夏商周並非相繼之三代,而是同時並立互相對抗的邦國。漢唐之間多數時期,在今日中國土地上更是多個政權同時並存,多種民族互相傾意、合縱連橫。宋、遼、金、蒙古更是同時並存,且相互間也有不同盟約的國。

所謂的明滅元,事實是蒙古還在長城以北持續運作大元的朝廷,且始終與大明對峙直至後金的勢力崛起,更不消說明和清的鬥爭糾纏到其疆域之外的台灣、東南亞。這些相互對抗的政權怎麼可以全部胡亂加總,然後就變成現在的「我國」的歷史呢?那麼,比起台灣,曾經直接被漢、唐統治過的朝鮮,不是更能理直氣壯的這樣主張嗎?再者,這些政權所建立的政治、經濟體制、文化思想影響所及之處也不只限於今日人們認知的「我國」,甚至還包括今日的日本、朝鮮、越南等曾經使用漢字的國家,只用今日「我國」的歷史來看待古代東亞地區的發展,實在是委屈了這些過去輝煌的文明呢!

這套將不同種族建立的不同政權統包為一個「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在十九世紀末西風東漸的時空背景下產生的,其中有對西方帝國主義入侵的被迫抵抗,也有對現代化的積極追求,近二十年來的學術研究對此主題已經有非常充分且出色的研究成果。

依照慣例,課綱每十年大修一次,就是要回應學術研究的成果,將新知識引進給新世代,各科皆然,歷史科當然也不例外。108課綱國中階段的學習內容四大主題之中「從傳統到現代」、「現代國家的興起」兩項,便是要帶領學生認識這一時期與西方接觸的交流、衝突、回應與調適,明白如此的民族主義形塑的過程與時代需求。高中階段也有類似主題,但是更進一步切入讓,學生去探究如何形成以及為什麼形成。

108課綱之歷史教科書利用四段資料讓學生自行建構、形成對古代絲路的理解,每段資料都有其出處。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108課綱之歷史教科書利用四段資料讓學生自行建構、形成對古代絲路的理解,每段資料都有其出處。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但是,某些政治認同固著者重視的是強迫接納特定的政治認同,而非將史料、研究攤出,開放性的讓新一代探究、思索,然後自己做選擇。民主化時代教育不再能充當洗腦工具了,但是對於「失學」的被洗腦者這實在是最難解的問題。有些空有教授頭銜者;不知是久不做研究沒跟上學術成果?還是,意識形態掛帥又擔心己身政治信仰禁不起考驗,而決心誤會?

就第二層次來說,歷史科作為國民教育的必修科目,顯然不是為建立學術專業知識做準備的,和專業歷史系的教材教法當然也會有所不同,更無法像研究特定斷代史一般鉅細靡遺。最明顯的就是課時的差異,自101課綱以來,為了容納更多的選修課,國中歷史科的課時只剩下每周一節課,一整學年扣除放假、段考,最多也只有32節課,每節45分鐘。其總時數絕對不多於大學一個兩學分的專題課時間,更何況在中學的課室中有更多的班級經營和學習方法的需求,能夠用在歷史專業知識的教授上實在有限,這是整體課程結構的限制,和誰執政毫無關係。

再者,就內容來說,對著一群14歲的青少年,與其以「通古鑑今」的「有資於治道」為教學目標,在今日民主社會的政治運作大異於過去帝王統治的樣貌下,先分析政治、社會結構的古今差異,為將來可能鑽研此一學問時建構背景知識,不是更加必要嗎?而講述精彩的歷史故事以滿足青少年旺盛的好奇心,雖是提起學習興趣的手段,但是,單一故事的陷阱反而正足以建構刻板印象,與強調探究、思辨的社會科學精神背道而馳。

至於,意欲以歷史知識來建構國族認同,在知識極易取得、媒體資訊觀點多元的社會裡,根本是小看了學生的資訊接收能力,以為壟斷教科書就可以包攬意識形態?這大概也是黨國威權體制教育的遺毒吧!所以,當社會型態改變,教學內容當然也要與時俱進的修改,這是因應社會民主化不得不然的趨勢。

最後,108課綱改革的核心還包含教學方法的變動。傳統的講述法雖然可以迅速傳遞最多資訊給學生,但也是學習成效最差的。在網際網路普及使記憶性知識爆炸性增長、且極易取得,而新世代在網路圖像資訊充斥環境中,文字閱讀能力降低、專注力降低的情況下,第一線教師面對的是「教不動」:學生對人文學科學習興趣低落的問題。

那些非關乎其興趣的知識如何轉化,以更貼近新世代的學習方式設計的教案更是新課綱重中之重的大課題,也是專業教師最該投注心力的。所以,那些義憤填膺以「去中國化」指控課綱的語彙;根本讓新世代無動於衷,也無助現場教師解決教學問題。這些政治關切只反映著特定族群對其政治認同失落的焦慮,這從特定媒體報導此類議題喜好使用的語彙,以及偏好特定採訪對象即可看出,這些對教科書內容之指控其實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可悲的是青少年根本也懶得聽這種解釋哩!(先要有足夠的動機讓他們有興趣學啊!)

所以,說穿了,「中國」就只是一個事實存在的國家,並不具有任何神聖性,
這些「去中國化」的論調無法構成什麼實質有殺傷力的指控。之所以成為議題,只不過是特定族群對其國族認同號召力低下的恐慌,想找個替罪羔羊怪罪而已,而中學歷史教育每每無辜中箭。這些人既不關心歷史事實、也不關心歷史教育,就請不要再找歷史課綱、教科書的麻煩了。大人的國家認同問題請自己解決,新世代會有自己的選擇!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