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美中對抗 即將到來的世界秩序體制之爭

圖片來源:The White House Flickr

美中貿易戰開打後,美國與中國這兩大強權間的對抗,便不再僅止於經濟、貿易領域,除了開啟了一場更為多元的競逐,也同時宣告中國將更全面地挑戰美國多年來所豎立的國際領先地位。

為了報復,美國國務院在 2 月將 5 家中國官方色彩濃重的媒體列為「外國使團」,並大幅縮減其中國籍員額。中國外交部接著宣布,要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及《華盛頓郵報》等美國媒體在年底前記者證到期的美籍記者,於 10 天內交還記者證,且今後不得繼續在中港澳從事新聞工作。

不過北京對美媒的施壓,在發布這項命令之前就已經開始醞釀。由於《華爾街日報》刊登的一篇評論文章,標題斗大地寫著〈中國是真正的東亞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毫無意外地觸怒了當局。

在美國認定 5 家中國媒體為「中國政府的延伸」的隔天,中國就下令撤銷《華爾街日報》三名駐中記者的記者證。而在這項驅逐令發布前幾個月,中國才剛驅逐該報另一名與其他記者共同撰寫有關習近平表弟文章的新聞工作者。

隨著全球疫情持續發酵,美中兩強的角力自然轉移到了抗疫的公衛領域,而背後所蘊含的則是與世界秩序緊密相關的「體制之爭」。原本應該為全球抗抗疫工作,指出方針的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召開的大會,卻在兩強對抗持續上升的時空背景下,成了讓美中矛盾赤裸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平台。

 

如今中國疫情逐漸和緩,而美國在內的西方各國,由於在疫情爆發初期錯失良機,仍然陷在追趕抗疫進度的困境,同時焦慮於何時及如何放寬管制。北京抓準時機,大力向外輸出醫療物資,並要求各國政界公開感謝。然而這些物資的運送緩慢、品質堪慮,反而打壞了北京的算盤,也讓各國看破中國打著「慷慨政治」,藉著疫情擴大政治影響力的圖謀。

中國與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的對立,在疫情爆發後具體形象化,彼此間的分歧也愈發超出醫學、科學討論的範疇,進而涉及政治和社會的差異。

儘管許多人對中國官方通報的病例數抱持懷疑,但卻無法否認,極權國家採取廣泛社會動員及全面隔離的「舉國體制」,目前看來似乎成功達到防堵病毒擴散的效果。中國政府也因此大受激勵,似乎頗有信心趁勢全面翻轉長期以來被西方觀點主導的國際秩序。

武漢肺炎期間,元宵節的背經車站廣場。按傳統春節作息,理應是中國外地民工返城準備開工高峰。圖片來源:中央社

 

然而,這並不足以反證民主的失敗。撇除發生罕見公共疫情災難的特例,社會更多的時候是處於常態,而即使是在面對一般大型公共災難,「自由民主」也未必比「威權專制」來得遜色。中國與西方的齟齬,在人大以壓倒性的懸殊票數通過「港版國安法」後達到新的高峰。身為西方世界頭號旗手的美國,在事前即頻頻警告北京再三思量。然而中國依然一意孤行,延續近來涉外的「戰狼」態度,擺明連表面的善意也無意維持。

中國第13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授權制定港版國安法。中央社提供

 

北京忽略的是,美國從學界、政界,乃至於娛樂圈對中國的態度早已反轉,兩大主要政黨及其支持者,也不再高唱「交流代替制裁」的主調。典範的轉移在川普入主白宮後更為顯見,多名「對中鷹派」進入決策核心也不過是社會氛圍丕變的結果。

川普日前大動作宣布,包含撤銷香港特殊待遇在內的 4 大反制措施,以回應北京強推「港版國安法」、施壓世衛傳播誤導疫情資訊,及竊取美方機密技術等。自此,再樂觀的觀察者也得承認,美中兩國的關係將持續惡化,過去暗地裡較勁的「冷戰」勢必轉而浮上檯面。

 

北京欲藉疫情將「中國模式」的價值觀包裝為新的普世價值,並把自己塑造成公開透明、負責任的大國,進一步和美國爭奪全球領導者的角色,明顯輕忽了西方對於自由民主的信仰,毫無疑問將招致反彈。從歐美高層這段時間以來的談話,西方對中國的全面反擊也不遠了。

 

本篇文章作者為冼翰宇,現為新聞工作者。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