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思想坦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談第三勢力選後展望(上)

圖片來源:中央社

本文作者為吳崢,由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2000 年,宋楚瑜在總統直選拿下 466 萬票,佔總得票 36.8%;隔年,親民黨一舉奪下 46 席立委躍升台灣第三大黨。20 年後,台灣民眾黨與時代力量分別攻下 158 萬票與 109 萬票,兩者相加達總票數 23%。20 年來潮起潮落,第三勢力的發展究竟是空中樓閣抑或指日可待?本文試淺談之。

第三勢力成形

總統大選開票,蔡英文豪取 817 萬票創下選舉史巔峰,其所屬的民主進步黨在政黨票卻只獲得 481 萬票,得票率只突破三成。為何兩者間的落差如此巨大?是否民進黨的選戰策略錯誤?細部波動必然,但若以大局來看,這標誌著台灣的民主深化並邁向下一階段轉型。更直白得說,我們可以清楚看到第三勢力的群眾逐步成熟。

2014 年太陽花運動是這股政治浪潮的濫觴,所謂公民覺醒、所謂翻轉政治。歷經 2014、2016 兩次大選後,在 2018 的地方選舉已頗具形貌,並在這一次大選得到了清晰的驗證。

此一驗證是:第三勢力是真實的社會結構,即便尚未成熟至足以用「板塊」稱之,但群眾已然成形是毋須辯駁的事實。至此,「中間選民」的樣貌遠較過去任何時候來得清晰,中間選民不再只是風向選民、選人不選黨、無特定意識形態之人。中間選民甚至不用再以「中間」稱之,他們逐漸形成自己的政治意志與邊界,而過去幾年喊得震天響的「新政治」,也終於在群眾浮現下有了較為堅實的討論基礎;新,不只是作風新舊的新,更是新的政治集團的新。

早在前年 2018 的縣市議員選舉,第三勢力就已頗具規模。時代力量在全台獲得 16 席議員的佳績,包含苗栗、彰化等非都會區。被推出的候選人在當時多缺乏媒體青睞,亦無傳統組織或龐大資源做後盾。他們的勝選,除了歸功時代力量的政黨品牌,也象徵能夠支撐候選人的群眾於各地普遍萌發。

今年,高達 300 萬以上的選民總統票投蔡英文,政黨票卻投給了藍綠之外的小黨。這樣的投票行為普遍到無法再單純以「分裂投票」來描繪。這個敘事句或許反過來才更貼近真實:不是蔡英文的支持者將政黨票投給其他政黨;而是其他政黨的支持者將總統票投給了蔡英文。

第三勢力群眾是清晰的。民進黨比任何人都更必須認知、肯認這群人的存在(當然蔡英文肯定是有的),否則執政視野便會始終遺落這塊關鍵拼圖。第三勢力群眾不是從兩大黨水盆中飛濺出的水滴,而是已然墜地的新生兒、被發明的民族、自在的階級。不論過去從哪來,往後都要找著自己的路走下去,即便這條路仍曖昧不明。

圖片來源:中央社

第三勢力的社會基礎

第三勢力群眾是誰?如果他們已然聚集,那麼他們是些什麼樣的人?為什麼會有第三勢力群眾?

區域選舉容易被細節、選舉技術左右,但一旦規模擴張到全國就必然被大環境趨勢主導。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台灣的民主不容中國侵蝕是全民最大公約數時,蔡英文便獲得空前的支持,因為她是本次大選唯一能回應前述需求的候選人。第三勢力小黨加總獲得 300 萬張以上的選票,原因同樣直接:台灣社會存在對第三勢力的需求。

這些需求,我粗略分為三種來源:

  1. 年輕人
  2. 組織不足
  3. 監督

(一)非常直觀,蔡英文總統本次大選針對網路與社群的經營更是走在全國最前端,這部分我就不班門弄斧。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我認為年輕世代偏好第三勢力並不只因為網路、新媒體、社群等技術層次,隨著時代向前推進,傳統藍綠賴以號召群眾的核心:歷史框架與歷史遺緒失去對年輕世代的召喚力更是深層因素。

(二)所謂組織不足,意思是政治必須透過組織實踐。簡單講,如果今天人民的聲音要被政府聽見,或被輸入到我們的政治系統:行政院、立法院、總統府中,那麼具體來說要如何進行?憑藉個人是無力的,基本上必然透過團體,你透過你所屬的群體連結政治。人集合在一起是團體,有意識結合在一起的團體便是組織,組織越成熟之處政治效能感便越強。

舉凡政黨、職業公會、宗親會、宮廟,甚至是網路論壇、某位意見領袖都可以是組織的一種。成員與節點間的連結越強、邊界越明確的組織就越有力量,而不屬於團體或組織的孤單個人則傾向尋找團體加入,也就是取暖。

這說穿了就是【個人>意見代表>政治系統】,民意從個人透過團體進入政府的流動。而組織不足意味這個流動是中斷的,在個人與政府之間缺乏組織資源進行連結。

舉例而言,如果你是一位參加醫師公會甚至擔任幹部的醫師,那麼可以想見你的組織資源肯定是比一位剛出社會的上班族要更豐富的,你的意見更有可能受到民意代表或政府的重視,因為政治人物無不希望爭取醫師公會的支持。

當人被摒除在上述的民意鍊之外時,被遺棄感與對政府的不信任感也就越重。所謂「藍綠一樣爛」的思維,重點不在藍綠是否同等,背後的意義是藍綠同樣都沒有對該群體回應所累積的憤怒。各位可以想像如果你是宮廟主委,藍綠政治人物來來去去即便真的都很爛,恐怕你也未必會有如此「一樣爛」的憤怒,因為在地方上肯定你是主體而政治人物是客體,他們需要爭取你的支持而非將你棄之門外。這才是藍綠一樣爛群眾心中真正的情結。

組織不足的成因千百種:新興產業、社會結構變遷、原子式生活型態、全球化衝擊、進步多元的價值觀……共通點是人無法透過既有的團體與政治取得連結,自然尋找新的歸屬與自己在政治上的代言人。

(三)民眾基於對普世政治原則的理解,需要在野黨監督執政黨。但國民黨在許多層面上都和現代價值相去甚遠,並且國家認同落差太大,無法成為同一民族邊界內的監督政黨,遂需要其他政黨來填補這個需求。過去常有人提倡的本土第二黨就是這個概念。

圖片來源:中央社

若再針對上述三者進行提取,其實(一)與(三)也同樣是(二)的不同形式展現。歸根究柢,政治是群體與連結的過程。所謂 All politics is local,兩大黨無法充分代表、回應選民需求之處,就是第三勢力成長之處。

然而,第三勢力如今尚未真正穩定成形,尚不足以以「政治板塊」稱之。關鍵在於第三勢力政黨與第三勢力群眾之間沒有真正連接起來,政治代言人尚未對群體自我定義「我們是誰」、「我們要什麼」,也還沒建構自己的意識形態、核心價值以及完備的世界觀。第三勢力中能誰搶先自我建構並加以擴散成功,誰就能取得關鍵性的戰略發展位置。目前而言,柯文哲仍最接近這個戰略位置。

制度打壓第三勢力

但,阻礙第三勢力成熟與發展的最大障礙依然是台灣的選制與憲制。

制度面上持續的壓迫使第三勢力在台灣的發展無不如逆水行舟。時時承擔生存的壓力與覆滅的風險。台灣的總統、縣市首長乃至國會產生方式都是單一選區,也就是一區選出一位代表。單一選區天生傾向形成兩黨制的政治結構,在政治學界是普遍共識叫杜瓦傑法則。只選出一位的情況下,資源與關注必然集中到前兩名候選人,第三名遭到棄保,這是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策略性投票。除了縣市議員是多席次選舉之外,第三勢力在台灣的選舉皆受到棄保效應的擠壓。

理論上,一個好的選制要讓政黨的席次與社會基礎盡可能一致,真實反映民意,也就是全國 10% 的支持度理想上就獲得 10% 的總席次。但在選制與棄保效應下,即便一個第三勢力政黨在全國每一區域立委選區皆擁有 10~20% 的支持,能獲得的席次卻可能是 0,社會支持無法如實轉換進入政治系統內,導致部分人民的政治意見被犧牲或被迫尋求第二選擇,這是現行制度的盲點,也是對第三勢力最不友善之處。

也因此,第三勢力在台灣發展至今無不需要依靠額外某些「不正常因素」,例如強力的政治明星、偶像崇拜、特殊政治浪潮等,來操作特定的「勢」以抵抗制度的逆流。即便如此,親民黨的緣起緣滅仍反映了第三勢力面對的環境阻力多麼巨大,強如宋楚瑜一度如此逼近總統,其政黨也終告泡沫。目前仍沒有一個第三勢力可以憑藉單純的基本立場與意識形態就穩定存續,這是第三勢力生態與藍、綠最大不同之處,也是許多第三勢力政治人物「不曝光就等死」的焦慮來源。

上述生態以民主發展來看當然是不健康的,也迫使第三勢力常困於各種短線操作與策略思考,因生存壓力實在太迫切,一旦翻船就難以捲土重來。其實若以逐漸成形的第三勢力群眾來看,第三勢力在縣市議員選舉不乏有機會形成穩定的地方黨,然而第三勢力內部競爭亦十足激烈,不如民進黨之於本土社會和國民黨之於保守集團已定於一尊。第三勢力政黨間是否成為惡性競爭有待觀察,短期內仍不易在地方形成穩定的政治體系。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