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劉克襄獲聯合報文學大獎 深感要重新與土地對話

劉克襄 圖片來源:中央社

聯合報文學大獎今天舉行贈獎典禮,作家劉克襄以「早安,自然選修課」獲獎。他分享得獎感言時說,喜歡以踏查形式去書寫自然,獲獎是提示他不要迷路,要重新再與這片土地對話。

聯合報文學大獎是聯合報設立的文學獎,每年頒發給一名仍在持續創作的台灣作家,獎金新台幣 101 萬元,是台灣常態型文學獎中獎金最高者。

聯合報文學大獎今年邀請向陽、范銘如、陳育虹、傅月庵、楊照、楊澤、駱以軍等學者或作家擔任評審,各推薦一名作家進決選,劉克襄以「早安,自然選修課」獲得聯合報文學大獎。

聯合報副刊與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今天舉辦 2019 第六屆聯合報文學大獎贈獎典禮暨聯合報文學大獎高峰對談,由楊照主持,劉克襄親自出席受獎,作家向陽、傅月庵、廖玉蕙、陳芳明參與典禮與對談。

聯合報執行董事項國寧在典禮上表示,聯合報在 1976 年設立「聯合報小說獎」,文學獎項歷經幾次沿革,持續提供喜好文學的朋友一個平台嶄露頭角。

他說,近年文學的獎項變多,他們也在思考文學獎能有什麼樣的變化,藉以獎勵那些持續不停地創作、也很有成果的創作者,更是設立文學大獎的用意。

項國寧表示,劉克襄創作多元,有人稱呼劉克襄為「鳥人(作家)」,或稱「不只用手寫作,也用腳寫作。」在作品裡面,看到劉克襄對土地誠摯樸實的關心,並持續創作。

從項國寧手中接下獎座後,劉克襄致詞時指出,首先感謝主辦單位及評審的厚愛,他不敢看評審紀錄,因為有點像看棒球比賽的延長比賽一樣緊張。

劉克襄說,感謝長期出版其作品的遠流出版、玉山社,但他最近沒有在寫書,請編輯不要來催他。

他另外感謝一名特別的編輯,就是他的太太。劉克襄表示,太太的專業性很強,書裡面的動物、植物與生態行為知識需要校對,都要感謝她。

他開玩笑地說,「作家最大的悲哀,就是編輯是你的太太….編輯要你做什麼,你都得乖乖去做」。

劉克襄還分享其現在寫作所面臨的困頓,他表示,自己每個禮拜都寫文章在臉書(Facebook)上發布,但最近卻都沒有出版新書。寫臉書是在談戀愛,出版則像要去結婚。所以當然想一直談戀愛,不想去結婚。

接著他也分享,在寫作中「踏查」對他的意義與想法。他說,面對最喜歡的自然書寫,在創作議題上,他很喜歡親自「踏查」。因為在每部新作裡,他都喜歡給自己一個挑戰,踏查就是最重要的基礎,而踏查就是到現場做第一手的爬梳。

不過,他表示,最近陷入的困頓,就是網路時代改變了踏查的形式,如今踏查好像已經不是過去的樣子;踏查在現在是親身體驗後,狀態的創造與創作,並處於共理共知的位置上。隨後,他舉兩個例子來解釋踏查的改變。

劉克襄舉之前的作品「四分之三的香港」為例,認為把過去在台灣踏查經驗帶到香港,把香港山路走光,將踏查經驗都做好後寫出作品,這本書應該對當時的香港會有份量,對香港有所撞擊。但他省思,當初若預知網路時代將帶來改變,是不是當時應該用網路時代的寫法來寫作。

他提到,自己之前擔任報導獎項的頒獎人,看到聯合報有個針對石虎的調查報導,媒體工作者從每個角度來關心石虎所面臨危機及後續政策,得獎實至名歸。

面對石虎的相關議題,他說,自己最近都在桃竹苗一帶踏查,也走了 300 多公里,踏查已經這麼長,應該對石虎要有創作的想像,但還是找不到其中寫作的可能性。

劉克襄解釋,就像深坑山村、南澳的泰雅族部落,都是他踏查的地點,但他卻還在寫作的迷路中。所以得到這個文學大獎的意義,或許是個提示,提醒他應該不能再迷路,應該在這個時候,重新找到新的可能,與這片土地對話。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