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尖尾週記》誰吃相難看?

民進黨確定提名蔡英文總統。 圖片來源:中央社

先聲明這個標題無關柯P,雖然電視每次轉播他的吃相,都讓尖尾目瞪口呆、不忍轉台。人在享用食物時,究竟應該遵守西方的「餐桌禮儀」,無聲咀嚼、口不露齒,還是像個摩登原始人,旁若無人、大口吃喝,其實見仁見智。所以柯P 的吃相沒什麽好批評的;要批評也是柯媽的事,輪不到尖尾。

是誰先使用「吃相難看」來形容對立的政黨或政治對手,無從考証,但自從 2016 年民進黨「全面執政」以來,中國國民黨黨徒屢屢以這四個字形容小英政府,指控蔡總統把所有的政府職位都「分贜」給自己人,把所有的政府機關都「全面綠化」,甚至要在知識界與傳媒界搞獨裁、箝制言論自由,譬如台大的管爺校長被台北地檢傳詢、被監察院彈劾,就是「吃銅吃鐵吃台大」。總括一句,這些都是民進黨政府的「吃相難看」。

就如尖尾一開始所說,「難看」是一種相當主觀的判斷,可以有見仁見智的空間,但「吃相」卻是一個客觀的事實,柯P 是不是吃相難看,必須要根據他真正的吃相來判斷,而不能另外拿一個三歲小孩吃生日蛋榚的樣子,指責柯P 吃相難看。所以根本問題是蔡政府的「吃相」到底是不是藍營不肖政客所描述的那樣?

五星旗台北亂舞。圖片來源:中央社

姑且不論蔡總統就任時三申五令要求官員「謙卑、謙卑、再謙卑」,也不論她在組閣之初一再任用「老藍男」擔任要職,又二度重用一位被「婦聯會」的九旬老嫗擺了一道的內政部長再任教育部長,繼而縱放「管爺」登基台大校長,更不說她拖延了 20 個月才補齊監察委員的缺額,這些都是小英總統在用人上的矯枉過正,深怕藍營責怪她用「自己人」。在其他方面小英更是「厚道」,面對五星旗滿街亂舞、中資變裝入台、匪諜滲透串聯,小英不曾動怒喝斥;中國獨裁政權對維吾爾族人進行種族滅絕,小英不發一語;反而在「東奧正名運動」時,她對興沖沖的獨派團體大潑冷水。最令人不解的是,一位綠營人士只不過要出任中選會主委,就得忍受何等的屈辱才能過關,小英都沒有對席次近三分之二的立院黨團下令護航。三年來這些歷歷在目的「吃相」,看在尖尾眼中簡直就是「淑女」到不行,「獨派」人人哀聲嘆氣,豈料對方根本不領情,無視於小英總統已經不成比例的「大肚能容」,居然還罵她吃相難看。舉《聯合報》主筆黃年上個月(6 月 14 日)的一篇評論中的一段:

有多少原本應當主持公平正義的政府機關,如 NCC、中選會、促轉會、黨產會、教育部、環保署、農委會、及監察院等等,皆遭蔡英文污染成了東廠林立。…如今大法官陣容一字排開,也令人心寒齒冷。

11月28日北高行發布新聞稿,裁定「停止執行黨產會將婦聯會認定為國民黨附隨組織的行政處分」。
圖片來源: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除了以上被點名的 8 個機關之外,〈聯合晚報〉在 7 月 3 日另有一篇「公懲會何以變成公審會」。可知要讓這些「目睭被『塞』搞到的」(請用台語發音),停止批評民進黨政府用人與施政的「吃相」,恐怕以上所有機關的首長和委員都得禮讓他們來做、所有的政策規劃都得由他們說了算。

這不是尖尾說氣話或是抹黑,

因為「全碗捧去」就是他們這種人的標準「吃相」

本週二,監察院院會的重頭戲是下年度 7 個常設委員會改選召集人,另有廉政委員會與預算規劃與執行小組的成員全部要改選,可以算是監察院的「大選日」。監院目前的常設委員會大致對應立法院而設,包括:內政及少數民族委員會、財政及經濟委員會、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外交及僑政委員會、國防及情報委員會、交通及採購委員會、司法及獄政委員會等。由於所有個案的調查報告都必須先排入相關委員會議程、再經決議通過後,才算結案、也才能對外宣布,而委員會的召集人對議程排定有權決定,所以召集委員頗有份量,以致一些案件眾多的熱門委員會,新舊兩派委員爭取召集人十分激烈。另一方面下年度進入大選年,可能會有不少政治獻金、賄選爭議案件,所以廉政委員會的 7 個席次也成了雙方必爭的對象。

杯葛促轉會預算,藍委翻桌。圖片來源:中央社

經過一小時投票,結果不出所料:前 6 個常設委員會的召集人全部被馬系監委奪下,只剩一個司法及獄政委員會由英系委員當選。這個結果主要是因為兩派監委的人數是 16:11,而每人可任選 3 個委員會做為第一輪志願,如果平均分配於 7 個委員會中,則馬系委員勢必在各委員會都居多數;好在由於任一委員會容許上限 14 人,若第一輪登記者超出則以抽籤入選,未抽中者可以在第二輪改以未滿額的委員會為志願,依此類推。馬系委員在兩個參選爆炸的熱門委員會籤運奇佳,都佔得多數席次,當然也毫不客氣地取下召集人;英系則在第一輪就重兵駐守司法獄政委員會,總算保住了一席召委。

這是不幸中的大幸,因為尖尾自始就以「淘汰恐龍」為職責,有幾個未結的政治性案件未來都得通過這個委員會,這下子不必擔心以後被無理杯葛。但所有其他的委員會都掌握在馬系手中,確也不是滋味。

至於另外的預算小組的 5 席與廉政委員會的 7 席,則充分說明了馬系委員的「吃相」:這兩個組織的選舉是採用「全額連記法」,這種投票辦法的特點在於,當雙方票數不等時,人多的一邊只要打定主意、事前規劃,就必定能通吃;當天英系有 11 位委員在場,即使有規劃人選,每人最多只能獲得 11 票,但馬系有 15 人在場,所以即使都跑掉 3 票還是穩贏。這個選舉制度把他們的人數優勢發揮到極致,加上他們的毫不留情、能吃就吃,最後贏者全拿、不留一席。

圖片來源:尖尾週記

尖尾其實無意爭取擔任委員,沒有入選可以省下時間辦自己的案子。但是客觀事實是在全體監察委員中,數來數去也只有尖尾是經濟學者,照講在預算規劃與廉政方面應該有「一席之地」,但結果馬系委員不問專業、只分敵我,全部打包拿去,藍委的「吃相」就是如此實實在在,

好看?難看?那是用來鬥爭別人的話術。

上個月底讀到一篇王丹的「清言筆記」(《自由時報》,6 月 26 日),他說:「一切都不要做得太滿,不要不留餘地,這是成功學,也是人生的意境。不過做到這點其實很不容易。…」尖尾覺得這要看對誰而言?對綠營的人,看來很容易;對藍營的人,豈只不容易,根本是不可能。

引用連結: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