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思想坦克》「你知道你媽媽在看中天嗎?」從法規增訂到全民動員,一起防堵紅色滲透

最近有網友發起「新聞頻道轉台運動」,呼籲消費者自主使用遙控器,對抗媒體洗腦、奪回閱聽權。 圖片來源:新聞頻道轉台運動

本文作者為羅慧雯,原文標題:「你知道你媽媽在看中天嗎?」從法規增訂到全民動員,一起防堵紅色滲透,由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基於有部分的小吃店、學校餐廳被鎖特定新聞頻道而不能轉台的現象,最近有網友發起「新聞頻道轉台運動」,呼籲消費者自主使用遙控器,對抗媒體洗腦、奪回閱聽權。也有大學生發起抵制和拒看某新聞台的運動。這些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顯示台灣閱聽人對於目前電視新聞品質和整體視聽環境的不滿。

圖片來源:截自 486 先生臉書徵人啟事

然而台灣的電視亂象不僅是通路端(例如小吃店)可能被控制或某些新聞台過於偏頗的問題,而是盤根錯節的結構性問題。

頻道太多、收視率調查的可能偏差、媒體資金來源的不透明都是結構性問題的一部分。

台灣目前有近 300 個電視頻道,太多的頻道競爭著有限的廣告市場和系統業的權利金,導致大部分的頻道沒有足夠的收入做出好品質,這是產業面臨的最大困境。另一方面,決定廣告流向的是裝有尼爾森公司個人收視記錄器的兩千個樣本家庭。雖說兩千戶的抽樣符合統計學上的要求,但什麼樣的人會因尼爾森公司一季幾千元的補助就在家裝機器記錄自己的收視行為?這兩千戶可能具備社經地位不高的共同特質,這論點經常被拿來質疑尼爾森公司樣本不具代表性。

然而現實是廣告主和電視台之間的交易需要數字做為依據,質疑歸質疑,在市場上僅存這家收視率調查公司的狀況下,兩千個樣本家庭的收視率被當作是分配廣告的唯一依據,使得電視台傾向製播符合這些樣本家庭收視偏好的聳動內容,以獲取較高的收視率。

「韓流」現象反映的就是各家電視台競逐收視率的荒謬。中天率先以「作風親民」、「接地氣」、「愛與包容」等形象吹捧韓國瑜造就高收視率後,其他新聞台也跟進炒作,完全不顧公平原則,犧牲新聞專業,卻拿觀眾愛看當藉口。

電視台的內容除了受收視率影響之外,資金來源也是關鍵因素。最典型的例子是旺旺中時媒體集團這十一年來每況愈下的表現。

2008 年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斥資 204 億台幣買下「中時媒體集團」、旗下有老字號的「中國時報」、「工商時報」、「中國電視公司」、「中天電視」等媒體。蔡衍明入主中時媒體集團之後頻頻對新聞下指導棋。要求旗下媒體「不應批評總統與政府官員」(註:當時總統是馬英九),因為「公司老闆不好,你應該做的是離開公司,而不是批評老闆,馬英九就像是大家選出來的老闆,所以我覺得不應該批評」。蔡衍明也要求只能登中國的正面新聞,此後該集團對中共打壓人權之類的「負面」新聞就很少報導,蔡衍明曾公開說「批評中國沒人權是一種扭曲」

蔡衍明買下中時媒體集團的 204 億是怎麼來的?十一年來這個問號尚未解除,最近又有媒體指出,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旺旺控股公司十一年來接受中國政府補助的總金額高達 152.6 億,引發外界質疑旺旺集團收中國資金在台灣透過媒體為中國進行統戰。

其實台灣媒體資金不透明的問題並不只發生在旺中媒體,根據何清漣最新出版的書《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東森得易購董事長據說有中國共青團的背景,過去 TVBS 的股東中也曾有中資公司。

針對上述的媒體金流或資金來源問題,最近時代力量提出廣電三法的修正草案,明定「接受與我國交戰或武力對峙之國家、政府或團體一定金錢或其他財產上利益資助或補助之自然人、法人及由其所控制之關係企業,不得直接、間接經營或控制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另一方面,國家通訊委員會(NCC)也通過《媒體多元維護與壟斷防制法》草案,明定新聞頻道持股 10 % 以上的大股東,需定期揭露其轉投資其他行業的動態、廣告收入來源。

目的是為了強化新聞自主,不受投資方等外力影響,提升市場多樣性以及公平競爭。

這兩個草案的重點可說是各居光譜的兩端,一端是以「禁止」為主,另一端則是以「揭露」為主。

亦即一個是從經營身份(資格)的限制出發,另一個主要在揭露大股東和廣告收入源等資訊。而這些側重點都有再詳加討論的必要。例如大家關心的輾轉來自中國的金流,如何防堵?「資訊透明化」就能防止經過層層轉包的金流?

總的來說,台灣媒體問題既然是盤根錯節,就要使用多管齊下的方式來面對。針對頻道過多的問題, NCC 必須要積極處理六年一次的換照,淘汰不夠格的頻道,以活絡頻道的進退場。另外也可鼓勵尼爾森之外的調查公司加入市場,避免收視率調查壟斷的問題。在金流方面,則要有更清楚的規範。最後,公民的參與也非常重要,共同來了解與監督媒體。複雜的問題沒有簡單的解方,大家一起動起來!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