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被職場家庭壓力壓垮 紀錄片訴心聲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Counselling

簡女士是沖床工廠老闆娘,除老公對她嚴厲,和工廠師傅相處也成難題,無形累積壓力,最終成壓倒她的稻草,直到她生病了,老公才清醒。壓力應即時紓解,家人的守護是最終防線。

衛生福利部近日推出「雨過天晴」職場自殺防治微紀錄片,講述簡女士為了家庭、工廠忙碌近 30 年的故事。

簡女士說,先生的工廠在 1980 年設立,當時孩子很小,他們夫妻希望盡快出人頭地,幾乎都把時間放在工作,假日也到工廠上班。剛開始非常辛苦,先生對她要求極高,常很嚴格的罵她,她做錯一些小事就會被罵,也讓她感覺緊張,愈緊張事情就愈做不好。

除了來自先生的壓迫,簡女士和工廠的師傅們相處也出現問題。先生很重視師傅,告誡簡女士:「不能得罪師傅,不然我絕不饒妳」。員工根本不理她、不尊重她,她心裡委屈只能躲在辦公室或廁所哭。有一次她想拋下一切離開,卻當眾被先生叫回來責罵一頓,讓她覺得當老闆娘真的很累、很沒用,很不想來工廠。

簡女士每天的生活就像陀螺一樣轉,買菜、跑銀行、送貨、接電話。直到快到 50 歲,她突然情緒變得很低落、消極,什麼動力都沒有,吃不下飯,覺得活著沒有目標、沒有希望。

但簡女士還是撐著精神去工廠,但狀況愈來愈嚴重,什麼事情都沒辦法做,只能無神地躺在床上。她的先生三不五時就要到房間看一下,怕她出狀況。

後來病況愈來愈嚴重,簡女士連尿都排不出來了,必須一直掛尿袋,又怕被別人發現,只好穿著長版衣服遮掩。她覺得活著好累,有一股衝動想跑到樓上跳下來。她也跟先生說,這次應該撐不過去、不行了,先生聽了很難過,跟著哽咽起來,夫妻倆抱頭痛哭。

簡女士說,後來就醫被轉介到精神科,服藥一陣子感受到心情鬆懈下來、感覺充滿希望,排尿也變得順暢,擺脫掛尿袋的生活,「整個雨過天晴的感覺」,加上調整心態、運動,各方面都往正向去想,直到現在精神都非常穩定。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受訪表示,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 3000 至 4000 人自殺身亡,其中 8 成年齡介於 25 歲至 50 餘歲。這些人多是家庭的支柱,會走上絕路主要與經濟、職業壓力、家庭衝突有關,職場的自殺防治成關鍵的課題。

但李明濱說,自殺防治的難題在於,陷在困境的人不會出來求助,也不能只靠醫師,而是周邊的家人、朋友要成為關鍵的守門人。但從影片可看出,一般家人面對情緒、壓力反應時,第一時間都會覺得「這個人抗壓性太差」,而不是正視壓力源並協助紓解。

李明濱說,另一個關於精神醫療的誤解是民眾會質疑「看醫生又不能解決壓力源,經濟、工作壓力還是存在」;但不良的情緒反應可透過治療、諮商、藥物處理,並從中釐清壓力源,找到應付的方法,自殺意念可被預防、治療。民眾也可下載心情溫度計 APP,即時檢測了解心理狀況,即時求援。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吳佳儀在影片中表示,工作壓力的來源來自職場環境、工作內容、上司、同事,壓力的累積很可能讓人衍生自殺風險。建議在職場上可多關注同事、朋友的心情和舉動,如出現交代後事、有頻繁贈送物品的行為等,都應該提高警覺、早期關懷。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如果需要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 1995 」或張老師服務專線「 1980 」。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