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五蝠臨門 五股濕地人工設蝙蝠屋

圖片來源:中央社

現代人們繁忙的生活步調下,有多久沒有抬頭看看天空,注意一下臨空飛舞的蝙蝠了,位二重疏洪道的五股濕地近來橋墩燈柱多了許多蝙蝠屋,希望提供一個家,讓蝙蝠能繁衍生存。

荒野保護協會專員許元俊近來整理人工製作的蝙蝠屋陸續固定在濕地的燈柱頂端,這是長 60 公分、寬 15 公分,高僅 3 公分的扁長木盒,出口向下的排列著。

看起來袖珍的蝙蝠屋,令人納悶真能容納蝙蝠棲息嗎?許元俊說,可以,蝙蝠還真的很小,有時候還能和壁虎等昆蟲和平共處一室,這場景還蠻普遍的。

根據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的調查,發現至少有 4 種蝙蝠在五股濕地內活動,分別有台灣小蹄鼻蝠、堀川氏棕蝠、東亞家蝠及東亞游離尾蝠。

蝙蝠與人類的生活相當親近,縱使在都市夜空中也可以輕易的看到蝙蝠飛過,只是大家對牠很陌生,常常身在「蝠」中不知「蝠」。許元俊說,大家都很忙碌,已很少再觀察一下自身所處環境的天空,也不在意路燈下飛掠而過的一道陰影。

他表示,其實蝙蝠一直生存在人的生活環境,他就曾在熱鬧的西門町看到知名 KTV 前的路燈下有東亞家蝠停駐,過去蝙蝠常生活在老舊建築的縫隙前,如今高樓大廈壓縮了它們的生活空間,數量也在減少中。

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與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近年來合作在五股濕地增設蝙蝠屋,除增加蝙輻生存空間,也透過蝙蝠來控制濕地內蚊蟲數量,維持濕地生態的平衡,讓來濕地遊憩的民眾更為舒適,提供民眾另一種環境學習空間。

高管處指出,蝙蝠以昆蟲為食,一個晚上可以吃掉相當多的昆蟲,對控制昆蟲的數量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但隨著環境的開發,蝙蝠可利用的棲所減少,相對族群數量日漸減少中。現今有美國、澳洲、日本等許多國家都在推廣蝙蝠屋,為蝙蝠提供人造的棲所,復育蝙蝠族群。

許元俊說,陸續在成蘆橋下的橋墩和圳邊公園的燈柱上設置共 31 個蝙蝠屋,令人高興的是已有不少蝙蝠來去棲息,雖然底下有少許的蝙蝠糞便,但因是開放空間及碎石子地面,其實幾乎很少累積,希望這次設置蝙蝠屋的成效良好,未來可再擴增,創造更好的宜居自然環境。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