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敘利亞衝突首當其衝處,或在肯亞學童的包包裡,不論對抗致命疾病或進行林業研究,智慧型手機這十年來已變得無所不在且不可或缺。
智慧型手機使用者今年料將突破 30 億人大關,記者對手機如何成為全球各地民眾不可或缺的生活支柱進行抽樣調查。
以 25 歲的艾特威恩(Moris Atwine)為例,這名烏干達企業家幫助開發一款手機應用程式,有助於診斷全球殺手的瘧疾,不需要血液樣本,就能在幾秒鐘內傳送檢測結果。
而 21 歲的喬西(Qiao Xi,音譯)則形容智慧手機是她的「男朋友」。北京這名影音部落客在藍色攝影棚直播歌曲、跳舞和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在火山小視頻擁有約 60 萬名追隨者。
在敘利亞反抗軍占領地急救傷患的救援組織「白盔」(White Helmets)成員哈羅希(Mohammed Hamroush)而言,智慧手機的功能從記錄瑣事到極其嚴重的事情,不一而足。
哈羅希的智慧手機幫志工追蹤轟炸,馳赴需要幫助的地方,也讓牽腸掛肚的妻子知道他是安全的。
相形之下,沙米南(Inna Salminen)的工作環境平靜多了。研究芬蘭森林的她知道,倘若在偏遠地區迷路,智慧手機會是她的救星。
這名 27 歲保育專家形容,自己對智慧手機問世前的人生僅有「朦朧記憶」,一語道破這世代的心聲。
13 歲的伊美黛(Imelda Mumbi)完全沒有這樣的記憶。這名肯亞女學生為了好玩而使用智慧手機,但這也幫助她學習。
伊美黛靠互動式教育應用程式 Eneza,在短短幾年內從非洲一偶連結全球網絡。全球約 300 萬用戶使用 Eneza。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