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烈嶼鄉青岐 84 歲芋農洪文居,年事已高體力不佳,在網友號召下,40 多位志工今天幫老農挖芋頭。看到滿地挖好的芋頭,洪文居很開心,更盼芋田能恢復往日螢火蟲飛舞畫面。
發起這項挖芋行動的金門縣府建設處農林科長鐘立偉說,農林科近年推廣有機或友善農法,但因會影響收成,農友有所顧慮,但洪文居未噴灑農藥也不使用化學肥料,與他合作相當愉快。
他也說,洪文居的芋田很特別,有蜻蜓、鳥兒,田旁的水溝還有小魚,代表芋田環境健康友善,沒有受到污染。
14 歲就種芋頭的洪文居說,一般芋田使用化學肥料的氮氣含量高,只會徒長葉子,他燒石蚵殼當肥料,中和土地的酸鹼值,土壤營養成分高。雖然芋田沒有高大茂盛的芋葉,但種出的芋頭特別好吃、特別香。
洪文居說,以前種 3000 株芋苗,體力漸漸走下坡後,今年只種 1200 株;年輕時一天可以挖掘 500 斤芋頭,現在也不行了。今天示範挖掘後,他就到一旁休息,看到大小志工朋友幫忙,覺得相當開心。
洪文居的芋田面積不大,鐘立偉原本期望 20 人參加即可,但得知消息的民眾在網路上呼朋引伴,最後來了 40 多人,大家從金門本島搭交通船到烈嶼;來到芋田,看了洪文居簡單示範後,就開始行動。不一會工夫,工寮前的地上就放滿挖好的芋頭。
在洪文居的女兒洪秀琴的解釋下,大家才知道原來依照芋頭小大還會分為芋頭、芋婆、芋枝、芋子和芋孫。這些大小芋頭在清洗整理後,將宅配到台灣本島的客戶手中。
參與挖芋者裡,金門高中體育老師吳哲昀夫婦帶著 6 歲和 2 歲半的一兒一女來體驗,全家穿著雨鞋,有備而來;吳太太說,小朋友沒力氣挖,就幫忙整理芋頭,或是幫大家加油。
擔任獸醫的林桂賢則趁著來金門開會,帶著妻女前來體驗挖芋。林太太說以前拔過蘿蔔,這次是第一次挖掘芋頭,覺得帶孩子親近土壤,是非常棒的體驗。
在烈嶼鄉公所服務的吳玉華說,雖然在小金門工作,卻是首次挖芋頭,她也帶著女兒來體驗食農教育。來自金門本島的王姓姊妹則是帶了一袋饅頭和洪文居分享。
鍾立偉說,洪文居最大的心願就是芋頭田有朝一日能恢復以往螢火蟲飛舞的畫面。
不過,種了 70 年的芋頭,洪文居說,明年要休息了。他的女兒洪秀琴被問到是否繼承父親的芋田,洪秀琴也搖搖頭。氣氛雖然有些感傷,但大小朋友完工後,還是一起品嚐炸芋頭和芋頭粥,大家一起享受收成的快樂。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