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laudius
歐亞大陸的最西端,葡萄牙羅卡角有一個石碑,上面寫著「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ça」(陸止於此、海始於斯)
我一直覺得,對於台灣來說,最符合這句話的不是地理上的極點,而是哈瑪星。
1900 年 11 月 28 日,打狗台南之間的鐵道舉行開通式,時任總督兒玉源太郎親臨儀式,隔日 11 月 29 日,打狗駅正式開業,南台灣首段鐵道由打狗正式營運通到台南。
當時,高雄港第一期築港工程和鐵道工程幾乎是同步進行,並隨著港口發展逐漸擴充鐵路網,港口與鐵路的建立,造就了現代高雄的崛起,讓一個小漁村在 24 年後變成了台灣第三大城市,並於 1924 年 12 月 25 日升格設市。
1900 年當時,鐵道過了打狗站,還往前延伸一段,像是伸入海洋一樣。接著,面向大海,鐵道的右側填海成了哈瑪星、左側填成了鹽埕埔。
直到今天,高雄港第一號碼頭,就位在鐵道筆直延伸的前方,陸地的盡頭就是碼頭,通往大海的起點。
鐵道通車後 8 年,1908 年,第二代打狗停車場遷移到目前的位置,直到 1941 年為止,這裡都是高雄市的進出門戶。
很恰好的,在二代車站落成後百年,2008 年 11 月 9 日,因應鐵路地下化工程,高雄港站開出最後一班列車。
這段歷史可以說再熟悉不過,但 11 月 30 日,哈瑪星鐵道園區濱線觀光列車「哈瑪星號」啟動,看到「本物」動起來的當下,還是相當震撼。
人群聚集在月台上搭上列車,至少已經是半個多世紀前,當旅客魚貫的上下車,這一刻就猶如時光倒流一樣,這和靜態陳列的展品截然不同。
濱線重新動起來,背後是《鐵道情報》總編輯古庭維等一群具有專業與熱情的鐵道愛好者多年的努力,包含軌道與複雜的機械轉轍設備的修復,列車借展與整備,都歷經了相當長時間,也得到了市府、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台鐵、台糖的大力支援後才得以實現。
也因為如此,整個策展具備相當多巧思,例如列車行經路線,就是從第二代舊打狗驛的位置「1908 打狗站」(舊打狗驛故事館)開往大約是第一代打狗驛「1900 打狗站」(五福四路,檢修車棚旁)位置。
而先前提到曾奔馳在臨港線上的「嘟嘟火車」車組,包含 DR2909、DR2955、DR2910 三輛退役後也被搶救下來,回到高雄港站,DR2909、DR2955 放在五福四路一端,由厚里 Horli baking 麵包店進駐,DR2910 則放在打狗驛故事館一端,由雪諾義式冰淇淋店進駐。
園區目前 31 輛各式列車,除了最引人注目的蒸氣機車頭以外,則以曾在高雄港站服務的列車、台鐵貨運列車、特殊產業列車為優先選擇重點,建構出具有場域特色的列車館藏。
而活動的名稱「濱線啟航」也是挑過的,象徵這只是「開始」,因為火車還沒有真正復駛進入濱線,濱線的本線還要更深入港邊,可以一路直到漁市場;而港濱的臨港線系統,還包含通往蓬萊商港的多條路線,例如有一條沿著碼頭行駛的「表岸壁線」,就能一直開到 10 號碼頭。
這些路線的路廊至今仍存,軌道部分還埋在柏油或水泥下,若濱線能夠復駛,則可以一路串連鐵道園區到渡船頭以及未來漢來經營的鼓山漁市場;若蓬萊港線能夠復駛,那火車可以一路通過棧貳庫前,經過香蕉碼頭樓下,一路開到 9 號碼頭的第二郵輪中心,並可步行接續到大港橋與駁二。
這可能是放眼亞洲,最具野心的城市鐵道資產保留與活化計畫了,期望這樣的夢幻路線,能成為這個偉大城市串聯未來與現在,串聯陸地與海洋的重要中介。
原文出自高雄好過日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