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同學,我們書店見!」

以欒樹下書房為例,探討實體書店的多角化經營

欒樹下書房

九月中,大學剛開學,學生紛紛回到冷清多時的校園。某個周四中午,從台北寧靜的溫州街走進一家書店咖啡館,卻也能立即感受到一股大學課堂的氣息——大廳簾幕內是一群約廿位青年學生,他們正在觀看藝文評論家約翰.伯格的經典影片Ways of Seeing,除了影片的聲音,還不時穿插老師的講解。簾幕外面則有幾位使用筆電或書看的客人,店主強尼詢問其中一位中年男子是否受到簾幕內授課的干擾,那人微笑地搖搖頭,感覺似乎很適應於如此新奇的安排。

大學課堂從教室移到書店。

 

對於將教室從校園移到書店,當天在此授課的台北教育大學林志明教授認為很像法國的哲學咖啡館Café des philosophes,「從啓蒙運動開始,法國哲學的發展就與巴黎塞納河左岸的咖啡館密不可分,每周有固定聚會,探討哲學思考,」林志明認為台灣目前許多獨立書店不再只是書店,不僅販售書籍、文創商品,也多提供咖啡餐點,並且自成一處小形的藝文中心,「猶如法國的哲學咖啡館。」學生的反應也很正面,藝設系張同學說:「這裡周遭充滿小說、散文、詩集,氛圍很特別,好像予人更有求知的動力。」也有同學表示藉上課機會走進書店,跳脫了他對書店的傳統印象,尤其對店家推薦的文史書籍感到好奇。

同學對書店陳列的文史書籍頗感興趣。

 

「同學,我們書店見!」這樣的實驗,其實出自文化部補助、欒樹下書房與北教大圖書館的合作計劃,目的是讓青年學子多接觸書店場域,從親近了解、翻閱書籍到培養興趣,繼而成為購書族群,甚至成為書店人,或投入書店上游產業。欒樹下書房趙瑜玲總監認為,一般愛書人年齡層都偏高,他們也都會自己尋找購書的實體書店或管道,年輕人則不然,有些甚至看到書店的招牌就不想進去。

「曾有某大學導生來欒樹下聚會,會後老師要贈送同學在店內選購的任一本書,結果竟有人婉拒老師的好意,」趙瑜玲無奈地回憶那天師生的對話,那位同學直言他書買回去也不會讀:「老師,您這筆錢可以省起來啦!」

那一刻起,趙瑜玲苦思該如何讓年輕學子多認識書店、親近書籍,也因此有與北教大合作的構想。「第一堂因為時間緊迫,課堂上外系人士較少,到了第二堂蕭文杰老師的文史課就吸引了滿堂的學子,還包括附近台師大的學生,甚至還配合文資保存主題,移師到欒樹下附近剛被拆除的曹永和故居現場,後續的朱宥勳及郝譽翔老師的講座課程,更在開放報名後秒殺額滿,」趙瑜玲感謝北教大圖書館陳組長的協力宣傳:「原本我們對這樣讓增加書店accessibility(可觸及性)的實驗計畫有些忐忑,但是北教大師生的熱烈參與,讓我們彷彿吃了定心丸。」

「同學,我們書店見!」系列講座頗受年輕學子歡迎。

 

文資課程再移師戶外的溫州街日式宿舍群保存現場。

 

課程活動中學生踴躍使用文化幣購書。

 

欒樹下書房是典藏文創開設的門市書店,2016年落腳人文薈萃的溫州街,「我們不僅擺設典藏文創自己的出版品,也推薦其他出版同業的好書,」趙瑜玲回憶欒樹下書房成立之初,即提供優質的環境、氛圍與咖啡茶飲,營造美好、友善的購書體驗,期望開拓紙本閱讀的新藍海。那時候,溫州街一帶匯集了許多知名的書店,」趙瑜玲如數家珍地從羅斯福路那端往北算起,當年有老牌的唐山書店、文史出版巨擘南天書局、台灣的店、雅博客、永樂座、竹風、流浪ing旅遊書店、明目書社,穿過辛亥路,除了欒樹下,還有伊聖斯、元瓅、泰順街上的公共冊所,以及龍泉街的舊香居、和平東路的茉莉二手書、青田街的旅人書房,頗具與重慶南路書街相似的群聚效應,「我們當時經常舉辦書店走讀,一趟路走完,幾乎每個人都能對台北的獨立書店風貌有大致的輪廓。
只是其中有幾家不敵市場萎縮或Covid-19疫情而歇業或轉至網路。

欒樹下書房總監趙瑜玲本身就是出版界的資深編輯,經常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多一點年輕人走進實體書店,才可以讓書店產業得以延續。

 

網路興起,社群盛行,往往一篇臉書熱門文章就瘋狂轉傳,「文學作品、藝術評論、遊記及影評皆隨手可得,更不用說原本只存在於書籍的知識與資訊,誰還會花錢買書?」典藏文創本身就是從事紙本書的出版業務,除了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更憂心圖書市場的未來,趙瑜玲說:「我們不僅問自己,也發問卷問年輕人,紙本書會消失嗎?」(待續)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