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年代,台北一個餃子小館裡,一群老兵在聚餐,席間有人抱著小孩。老兵裡,單身者多,孤身在台灣,所以看到小孩,大家都疼愛,輪流抱,餵他吃餃子。
大家都酒足飯飽之餘,小男孩回到親人懷裡,用台語問「三姨,咱幾時才要吃飯?」
老兵們哄堂大笑。
他們知道,小男孩不是還在肚子餓,而是當時台灣人還是以米食為主,再多的麵食,在那個台灣孩子的眼中,都只是配角,所以,就算已經吃飽了,只要沒吃到米飯,就等於還沒正式開動。
故事裡的小男孩是我表哥,三姨是我老母。
這些外來料理、飲食文化,與台灣本地的衝突與融合,就如台灣人身份與認同一樣,在過去 40 年以來,不斷形塑出更精萃的樣貌。
最近「台菜」、「外省菜」、「台灣飲食去中國化」,引起一番討論。
起先是一位旅外的作家,短期返台時,感嘆台北外省館子數量不若以往,並且新開餐廳多半以日本或西式為主。
雖然作者字面上沒有強烈指責的意思,不過還是把問題指向了「去中國化」。
我不同意。
假使這個「去中國化」是指「政府帶頭推動的」,那我非常不同意。
我同意,比起 30 年前,台灣的外省館子真的減少了。
假使在客觀上,餐館真的有「去中國化」,那也是社會與市場機制的結果,不是國家推動的。
從國民黨來台後的「中國化」的種種鑿斧,至今仍不動如山。台灣多數旅館,早餐叫「中式」與「西式」,很少人叫「台式早餐」,這是不是表示旅館早餐都沒有「去中國化」?
台灣餐飲職校,類別都是「中餐組」與「西餐組」。餐校也沒有去中國化。
就連台灣餐飲執照都叫「中餐」,所以,政府對餐飲業的管理,並沒有「去中國化」。
假使有人還是要怪罪民進黨執政才如何如何,那為何幾次民進黨總統當選國宴菜單上,沒有一次有「豚骨拉麵」、「醬油拉麵」,但現在新開的拉麵店卻如雨後春筍?
台北沒看到大江南北小館,不再是綠豆稀飯一碗五毛半,是因為有些變成了巷弄內無菜單私廚,你吃不起或沒看到,不表示他們完全消失不見了。
從四方而來,往四方而去,台灣對一些人而言,只是個暫時落腳處,他們當年困在台灣,聚在一起吃飯,是沒能力走,有能力了,就走了。他們群聚產生的文化,是歷史的偶然,相關的鄉愁,也該被視為如此,曇花一現。
外省小餃子館消失了,但餃子沒消失,反而深入基層,八方雲集、四海遊龍這種連鎖店,要跟便利商店一樣多了。
所以,平價的餃子攤、館,變成了連鎖店。還算不錯的變成了更高檔的餐廳如鼎泰豐或其他饕客私房料理,所以真正退場的是中階外省餐館。
但中階外省客群,住在法拉盛、蒙特利、好市圍、列治文,客人都不在台灣,所以市場萎縮,也是沒辦法的事。
而那些以往的浙菜、川菜、粵菜、湘菜、魯菜,在台灣逐漸日常化,進入到自助餐便當店裡,進入到辦桌合菜的菜單上,進入到家常菜裡,火候調味食材也都順應本土改變,成為了台味。抓餅、水煎包、牛肉麵、沙鍋魚頭、燒餅油條,都是這樣本土化了。
這些都不是政治刻意為之的結果,而是人的移動、市場的機制,自己運作下的現象,生命自己會找到出路,台灣人的舌頭味蕾,也會自己找到下一道好吃的料理,做出下一道更有活力與創意的台味料理。
台灣料理的更完全型態,正在蓄勢待發,這不是很令人興奮與期待嗎?
原文出自張之豪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