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Claudius
最近有一位德國作家莊祖欣的文章,哀嘆台灣現在餐飲市場「去中國化」,讓她無比惆悵,此文一出引發不少討論,甚至還引出其妹美國作家莊祖宜有點尷尬地出來打圓場。
然而,或許身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民的莊女士對我國歷史不太了解,台灣飲食並不曾「去中國化」,反倒是在 1950 年代政府進行「中國化」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消滅了正在成長的「台灣料理文化」,讓台灣社會高級菜餚(haute cuisine)的實質與象徵意義大幅轉變,也導致精緻台菜傳統產生了巨大的斷裂。
這是有史料與學術著作佐證的,我們今天就幫大家整理陳玉箴所著《「台灣菜」的文化史》(Ref.1) 一書的敘述,來爬梳這段歷史(括號中均為此書參照頁碼):
- 日治時期,大型酒樓是本地知識分子,富紳文人的飲宴聚會地點,如江山樓、蓬萊閣等酒樓。一方面是和「日本料理」相對,一方面也吸收台灣常民菜與中國各地菜系技巧,並從日本人所謂的「SINA 料理」獨立出來,又經過皇太子宴席等官方活動、敘事之認可,形成一種費工、價昂、精緻化,講究禮儀、上菜順序與餐桌擺設的「台灣料理文化」。(p.38~70)
- 日治時期晚期,台灣料理的性格日益明確,且由日人的視角轉而出現台灣人自己的論述。1939 年江山樓、蓬萊閣的老闆,各自在報紙上發表隨筆文章,江山樓老闆吳溪水強調「台灣料理雖然有 SINA 料理四系統中的元素,但經過風土文化改變後,早已與所謂 SINA 料理大不同」。而蓬萊閣老闆陳本田也認為:「台灣料理比 SINA 料理更好,比 SINA 料理更精華,更接近我們的口味」。另外,也有知識分子投入經營正式餐廳,例如王井泉開設的「山水亭」,定義為「純台灣餐館」,並納入許多台灣的的家常菜,有將常民菜「文本化」的趨勢(p.83~85)。
- 二戰後,佔領台灣的國民黨政府自居中國正統,中國文化是強調法統的重要工具和象徵,因此政府藉由教育和文化將台灣「(再)中國化」。在護衛法統的脈絡下,飲食文化也是被強調的一環,因此中國的飲食地圖被移植(transplant)到台灣,包含實質的餐廳菜餚,象徵面的食譜和飲食文學,因而把本來台灣人並不會食用的「異國料理」,包含刀削麵、花椒、臭豆腐等帶進店家和市集中。(p.198~199)
- 國共內戰爆發後,國民政府節節敗退,在戒嚴體制,強調戰時節約下,台灣原有酒樓、酒家被視為奢侈消費,1949 年改制為「公共食堂」,限制菜餚數目、價格,並要課最多 20% 的「筵席稅」,稅捐機構還會派人到公共食堂坐鎮收稅。(p. 168-170)政府並另設「特種酒家」,實際上就是去除飲食文化的部分,而凸顯色情產業。雖然特種酒家名稱在 1956 年廢止,但之後進一步改成妓女戶納入管理,在此過程中,「酒家」這個名稱已然成為色情營業場所的代名詞,而非單純的酒樓餐廳之意。而儘管政府貶抑酒家的存在,但一方面政府官員常常前往消費,甚至如桃園縣議會還以「考察」名義排入行程。並在發展觀光產業時將酒家列為「國際觀光客行程」。 (p.186-188)
- 1950 年代,中國餐廳大量開業,從 1948~52 年間,台北市大量增加以中國著名餐館為名(例:全聚德、老正興)或冠上地名的餐廳(例:北平厚得福),許多同鄉會都選擇家鄉菜作為聚會地點,官方則多選擇江浙餐館舉辦公私宴席。高官的籍貫對於該省餐廳興盛常有影響力,例如北京、山東、川菜(因為國民黨政府曾在重慶 8 年)等。(p.199~203)
- 原本酒樓以台籍精英和日本人為客群,但戰後,外省官員、政商人士佔據社會頂層(可能也有部分本地仕紳慘遭殲滅),因此酒樓的客群變成 70% 外省人,15% 本省財主請外省權貴吃飯,剩下 15% 才是是本地人,靠著新興統治階級的宴客聚會需求,生意一度略有起色。(p.173~177 )
- 然而,中國餐廳數量快速增加後,一來酒樓改成的「公共食堂」仍有變相的女侍等消費附加費用,二來許多台菜的手路菜,例如紅炖魚翅,捆蹄、乾坤套、香酥鴨、掛爐烤鴨、金錢蝦、百鳥朝鳳凰等,烹調步驟繁複、食材講究、品管嚴格(例如絕不用回鍋油),結果在 50 年代,就被相對平價,又有人脈相連的外省餐館大量取代(p.202-204)。
- 除了在宴會餐飲市場上中菜驅逐台菜以外,烹飪和飲食作為中國文化重要一部分,也被認為是宣揚「中華民國」正統的重要途徑。知名的烹飪主持人與作家傅培梅,不但首創在電視上教烹飪,更「被國家賦予發揚中華美食文化的重任,有美食大使之稱」,多次被政府派到海外示範教學,她的食譜序言內,更把中國烹飪藝術追溯到傳說中的伏羲氏,並和道家、儒家、孫中山的學說連結。(p.218~221)
- 在傅培梅的飲食分類系統中,把中國菜分為四大菜系:1. 東部菜(上海、江蘇、浙江);2. 南部菜(福建、廣東);3. 西部菜(湖南、四川);北部菜(北京菜)。在這個體系內,並沒有台灣料理容身之處。而當 1960 年代以後僑委會所稱之台菜,地位類似但次於中國八大菜系,被歸納到中華菜系之內(p.222~227)。但官方所稱的台菜,所指涉的都不是日治時的宴席菜,在官方報導內,直到 1990 年代左右,台菜都普遍被認為是「簡單、不精緻、難登大雅之堂」的菜餚(p.154)某種程度上,這段過程也就是一種對台灣飲食文化的「中國化」與「矮化」(日治時代台灣料理和 SINA 料理是並列)。
- 1970 年代後的台菜餐廳,則從凋零的酒樓文化,以及家常餐桌進入餐廳的清粥小菜吸取養份,並融入中國多省菜餚的烹飪風格(例如廣東的海鮮菜),但卻仍強調食材原味與新鮮植物的味道,而逐漸重新成長起來,但仍居於次等地位。 另一方面,所謂的外省菜也在融合的過程本地化,例如使用本地食材與改變口味等(p.235~240)。直到 2000 年之後,談論台灣飲食文化時,強調本地口味,烹飪技能與飲食知識的文本化的論述也茁壯起來,都使得台灣菜定義更加多元,逐漸擺脫台灣菜被窄化的過去(p. 293)。
小結
從以上的過程可以知道,台灣料理在日本殖民的過程中,雖然作為某種殖民地風貌呈現,卻能逐漸成長為與日本料理相對,具有高度技藝與完整知識的菜系。
反之在中國殖民期間,因飲食文化的社會階層頂層劇烈變動,精緻台灣料理逐漸消失。而中菜的各類菜系變成官定「正統」,台灣料理的文化在「中國化」過程中遭到埋沒與矮化。
所以直到 1990 年代,「中國八大菜系」是精緻、有文化的,而台菜反而不入流的這種想法普偏盛行。
不過,一方面台灣的風土改變了外省菜系,讓他們和原本的各地傳統已經不太一樣。二方面本土意識終於自由下,台菜從常民文化中逐漸重建,甚至包含了客家菜系與原住民菜,而且不再被貶抑。
最後是我個人看法,在飲食分類上,回到一世紀前,台灣料理、日本料理、SINA 料理分庭抗禮的局面,或許更接近目前台灣飲食文化發展的方向,中國菜系的各種特色與手法,改良後可以成為台灣料理的一部分,讓台灣料理變得多元。在本土主體下,進行文化交融重塑,這都是很正常的過程。
Ref: 陳玉箴. (2020). [台灣菜] 的文化史: 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原文出自高雄好過日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