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台灣不缺電 北部很缺電 新產業應全部往南集中

圖片來源:取自高雄好過日臉書
文:Claudius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 8/9 表示,AI 發展仰賴資料中心、用電量可觀,由於電力北送緩到桃園就有瓶頸,不再核供桃園以北地區 5MW 以上資料中心,呼籲高科技業到「支持電廠開發的縣市」去,要引導這些產業往中南部走,「原則很簡單,請就近電源端」。
這樣正確的政策,早就應該出現,我們認為,這也是產業南移與國土重新平衡的良好契機,非常值得肯定!
然而,少數心術不正的藍委表示「對北部未來的發展非常不公平。」 (重北輕南時怎麼沒聽你們這些混蛋說過一聲不公平?)
又說「台電一直強調台灣不缺電,但實際上卻是北部缺電。」
這些無恥政客,顯然想故意誤導隱瞞一個事實,其實北部一直缺電,而且缺五十年了,要不是中南部犧牲自己全力北送,北部發展早就崩潰。
1950 年代,台灣主要的發電廠是基隆的深澳、高雄的南部電廠,規模相去不遠。
但隨著經濟發展,更大的電廠也率先在高雄建立,1970 年代全國最大電廠大林電廠機組陸續完工,裝置容量 2134.8MW,佔當時系統裝置容量的 36%,加上南部電廠都是基載電力,前鎮小港就供應台灣約一半電力。
1970 年代中之後,除了 1980 年初幾年外,大抵上長達半世紀都是南電北送。
另外,蔣經國執政晚期,由於政策錯誤失算,延緩電廠建設,導致 1985年~1990 年都沒有大型機組完成,1990 年代初期的備轉容量掉到 5% 左右,1990 年起連續 7 年限電,1994 年更創下限電 16 天記錄。也因此電費單上面引進了「限電組別」機制,就是當時的傑作。
1999 年 729 停電以及 921 地震,都是因為負責南電北送的超高壓線路損壞,而造成全國大停電。可以說,1990 年代的台灣電力遠比現在脆弱。
隨著台中、大潭電廠完成,第三超高壓輸電線路完成後,2000 年代台灣電力穩定性有所提升。但隨著經濟成長,北部電廠除役而用電持續增加,北部電力缺口再度加大。
然而,北部抵制深澳超超臨界機組,抵制三接、四接,也抵制核廢儲存場,綠電發展也不積極,也就是說北部本來就缺電,北部的政治人物與民眾又讓這個洞越來越大。
近期陸續傳出,台積電埃米製程( A16、A14)將落腳土地、水電都已準備好的高雄。
而繼 NVDIA 算力中心之後,鴻海將在亞灣設立算力更強的超級電腦,AMD 投資也傳出著眼南部。
這些都是正確方向,也期望政府加速讓新產業集中於南部,並加速人才、資金也往南部移動,重建合理的產業發展結構。才是台灣發展的長遠之計。
圖片來源:取自高雄好過日臉書
圖片來源:取自高雄好過日臉書
圖片來源:取自高雄好過日臉書

原文出自高雄好過日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