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如果沒有內耗 那該多好啊!

立法院會28日續審國會職權修法相關法案,下午3時許法案完成二讀,民進黨立委們朝主席台射出青色的紙飛機,希望藍白兩黨聽進場外「青鳥行動」群眾的聲音。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在過去這八年,台灣社會出現前所未有的內耗。政治上,朝野對立嚴重;輿論上,藍綠涇渭分明。這樣的對立滲入人民的生活,造成嚴重的社會內耗。
例如新冠肺炎爆發時,不管辦公室或家中客廳,都可聽到疫苗相關的爭論。在去年的雞蛋之亂,鄰居、親友、同學、或同事之間也都在爭論是否缺蛋。
事過境遷後,事實證明當初的許多爭論都是假議題。這些爭論的發生沒有改善人民的生活,也沒有促進社會的運作。
問題是,這些假議題的爭論耗費了龐大的社會資源,形成實質的社會內耗,必然會阻礙國家的進步。
矛盾的是,過去這八年,我們的國力卻達到尖峰,似乎不受社會內耗的影響:
  • 台灣的醫療照護指數全球排名:#1
  • 台灣的政治民主指數全球排名:#10
  • 台灣的股票市場總值全球排名:#11
  • 台灣的整體財富總值全球排名:#14
  • 台灣的平均國民所得全球排名:#15
  • 台灣的軍事國防實力全球排名:#24
  • 台灣的新聞自由指數全球排名:#27
台灣算中小型國家,人口排名全球 57,但在經濟、政治、醫療、國防等各方面的表現,均屬全球的前段班。
最近掀起的 AI 熱潮,最重要的三家公司也都與台灣有密切的關係。台灣被譽為 AI 的應許之地,將引領下一波的科技創新浪潮。
或許有人會說,儘管社會內耗不斷,我們的國力仍然繼續提升,並未受到影響。但我不這麼認為!事實上,社會內耗嚴重阻礙台灣的進步。
就以這屆立委為例:從年初開議到現在,佔多數席次的藍白立委沒有提出任何福國利民的法案。
為了一個國會擴權法案,數萬群眾三度走上青島東路,但法案還是三讀通過。這樣的政治對立耗費大量的資源,但法案可能因違憲而無法施行。
立法院會28日下午三讀修正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場外抗議人潮晚間仍未散去。圖為立法院鳥瞰濟南路上聚集民眾。(圖片取自中央社)
這種政治對立就是無謂的社會內耗,跟疫苗與雞蛋議題一樣,無助人民的生活與社會的運作。不幸的是,類似的社會內耗不會停止,雖然議題會不斷翻新。
若朝野立委可平心靜氣討論台灣的教育、環保、科技、經濟、社福、或國防等議題,找出結構性的缺失,再立法予以解決,那該有多好啊!
如果沒有社會內耗,那該多好啊!我們的國家會更進步,我們的人民生活會更美滿!

原文出自翁達瑞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