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法國生活節背後:城市招商與外交的佈局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文:Claudius
今年高雄首次舉辦「法國生活節」活動,結果大成功,6/7 日~9 日,3 天吸引 11 萬人次湧入駁二,活動也登上 google 熱搜,許多民眾都希望明年繼續舉辦。
但這場活動,不只引進法國紅酒、起司、爵士樂,也不只是因為高雄氣候像是南法普羅旺斯所以舉辦,背後更有法國和高雄,甚至整個台灣交流的諸多努力。
本次法國生活節,在微熱山丘倉庫旁有一攤「TotalEnergies(道達爾能源)」攤位,這家公司是法國最大石化燃料、化學工業廠商,近年也積極發展綠能業務。它當然不是來法國生活節賣天然氣或太陽能板,而是因為他是贊助商。
除了道達爾,還有家樂福(Carrefour)、東方匯理銀行(Crédit Agricole)(法國第二大,全球第十大銀行集團)、皮耶法柏集團(Pierre Fabre Group)(製藥、保養品大廠)、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法國最大,世界第二大葡萄酒與烈酒生產商)等大型企業都是贊助商。主辦單位為高雄市政府(行政國際處)、法國在台協會、台灣法國人協會,由外交部和法國工商會合辦。
法國工商會(Chamber de commerce et d’industrie France)在 95 個國家設有分會,代表法國公司和國際夥伴交流,並提供法國企業支援服務,對國家商貿政策的制定也有很大影響力。
6/7 日週五,法國生活節第一天,正是台灣法國工商會(CCI France Taiwan)的會長,也是台灣萊雅的總裁 Eva Leihener-Stefan,和法國在臺協會主任Franck Paris(龍燁),以及道達爾能源、Veolia(威立雅環保)、EDF(法電再生能源)等超過 20 家橫跨環保、再生綠能、醫藥生技、航太、物流航運、半導體業等領域的法商,一起拜會高雄市政府,展開「法國企業圓桌論壇」。
會中討論最多的,是台法企業在環保、綠能、永續城市發展等議題的合作,陳市長也強調高雄設置碳交易所、成立淨零學院,以及工業轉型的諸多努力。
圓桌會議結束後,下午登場的就是「法國生活節」,龍燁不但出席開幕儀式,還事先和陳市長拍片,用台、華雙語宣傳活動。
也就是說,法國在臺協會跟高雄市政府,白天在市府談經濟貿易合作與市政議題,下午在海邊辦市集,引入法國表演、運動、電影、音樂等文化,讓法臺兩國合作從經濟到文化都更緊密結合,除了外交官和大企業以外,也促進市民間的友好交流。
說到這位龍燁,他今年 48 歲,比法國總統馬克宏大一歲,兩人其實是法國國家行政學院(ENA)2004 年同期畢業的同學。馬克宏畢業後進了經濟財政部,而龍燁則進了外交部,主管非洲事務,並擔任過國防部長幕僚,根據法國《輿論報》的內幕消息,龍燁在國防部時期,還曾被借調至 DGSE(對外安全總局,相當於美國的CIA)。
馬克宏 2017 年當上總統之後,就把熟知非洲還懂情報的好同學龍燁找來擔任總統府非洲顧問,被稱為馬克宏團隊中的「非洲先生」。龍燁駐台的消息看似突兀,但在還沒來台之前,法國媒體普遍就認為派親信來台,代表馬克宏對台灣的重視。
今年初,龍燁也來過高雄,表示高雄從工業城市轉型為文化首都,令他印象深刻。並提到:就他瞭解,高雄與法國的馬賽未來將會有更多交流,文化將成為城市發展的動力。
龍燁和他的前任比起來,在地方走動的時間多上很多,他認為台法的「民主價值」契合,有助於建立更深刻的經貿與文化合作,這和美國的 Friend-shoring 戰略有類似之處。只是,台法在科技合作上還有很大突破空間,中小企業的交流也仍顯不足,藉由深入地方,或許能找到更多互相了解的機會。
高雄作為台灣的軍工、能源、半導體重要基地,在國際產業交流上,將會日益重要。期望港邊有越來越多的國際文化交流,也帶動越來越多的實質產業合作!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原文出自高雄好過日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