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張之豪專欄》開放還是封閉,創新還是守舊,是藍綠最大的差異

圖片來源:中央社
我昨天跟謝市長在質詢時,有很多討論。我針對黃仁勳預計在台灣設立 AI 研發中心,我希望基隆積極爭取,與基隆市長謝國樑有一些討論。
基隆夜市,是整段討論裡,較為輕鬆的時刻。
整段質詢影片,我們團隊還在剪輯,不過,若問我事後感想,我覺得謝市長並沒有準備好。沒準備好,是指對招商、建立科技園區,對北五堵研發新鎮計劃,似乎都慢了好幾拍。簡單講,就是「預備地方」,我相信,身為基督徒的謝市長,應該看得懂「預備地方」是什麼意思。這不是單一的現象,國民黨的地方首長似乎都有「把大好機會往外推」的傾向。
無論為了討好釘子戶、討好想趁機敲竹槓的,還是什麼原因,國民黨過去兩年來的紀錄,幾乎就是反商了。因為這些科技大廠,這些低碳、創新、潛力的產業,不是地方勢力,沒有裙帶關係,他們真的只是來提供工作機會,但並沒有什麼「地方政治」的附加功能。
機會留給準備好的人,你沒準備好,扼腕的不只是你各位消極的首長,而是全體市民!整個城市的就業與發展都被這些首長的一時蹉跎而拖累。
想像一場籃球賽開打,裁判把球往空中丟,在場上每個人都有機會跳起來接到球。但國民黨的首長們,在人家把球丟到半空中時,還在聊天、綁鞋帶、喝水、發呆。民進黨的地方首長,每個早已奮力一跳、殺紅了眼、勢在必得要接到球。之前,台積電擴廠計畫,在桃園被張善政氣跑、在台中被盧秀燕氣跑,最後落腳高雄台南,這是意外嗎?晶圓廠還是比較硬的,不是大家都吃得下,像是台積電這種晶圓廠,要水要電要地,基隆小港市或許還提供不起。
但 AI 研發中心,是高度腦力密集的產業,套黃仁勳的話講,它最重要的就是晶片設計師、AI 研究者、系統設計師、軟體工程師。
我問謝市長有關黃仁勳的事,其實他不是不能講出一番見解,但那更像是一個「企業家」的見解,而不是一個「市長」的見解。
他知道黃仁勳的輝達與供應鏈業者的價值,所以也許他也會精準投資哪張股票。但他沒有展現出來的,是「我作為一個城市的市長,我會怎麼做出優良的基礎設施,我會怎麼積極主動使盡全力為我的城市爭取輝達這樣廠商來投資設廠」。這才是讓人失望之處。
記得賈伯斯的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還是黃仁勳的「run, don’t walk」。這些企業家就是不斷衝刺,不怕失敗,也不怕做出抉擇。
而我們台灣許多縣市在 2022 年,在「教訓民進黨」的大旗下,選出來的這一批藍白縣市長,停滯不前、酬庸樁腳、故步自封。
有多少人展現出衝勁,去跟世界經濟接軌?去預備地方?
開放還是封閉,創新還是守舊。這兩者的差異,才是地方選舉中,藍綠最大的差異。所有在選舉時在那邊高喊的「地方就業」,這就是地方就業,把基礎建設做好,就是讓人才進來、人口回流、收入增加,大家願意成家立業、生兒育女。不是嗎?
結果現在這些國民黨首長,罵前瞻基礎建設條例這麼多年,結果終於自己當家了,才讓人看到,他們連基礎建設都做不好。這些國民黨首長不知道嗎?我相信多數都懂這個道理,但為何他們做不到?因為他們在「地方勢力」、「酬庸樁腳」後,已經沒有多餘的力氣來做正常的地方治理。什麼都想討好,最後就是什麼都做不好。
我們基隆的基礎條件並不差,我們鄰近台北的南港軟體園區、內科、汐科,我們有相對友善的房價,也還有尚待盤整、開發的北五堵貨櫃區,我們有一個剛被行政院核定的捷運計畫,我們甚至有真正優良,但還有待更細緻開發的食材、美食、小吃、夜市,這些都還可以更升級,更被有效管理(詳見我之前建議的現代化崁仔頂魚市場建議)。
假使我們有個肯衝、肯拚的市長與立委,就像之前的林右昌與蔡適應那樣,夠飢餓、夠願意跑,基隆可以成就的,可以是個很好的未來。
但,這兩年下來,在市議會裡的親眼目擊、親身體會,我實在覺得,現在的基隆市府與立委,差強人意。

圖片來源:取自 張之豪 臉書

原文出自張之豪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