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蕪菁雜誌專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歷史任務

圖片來源:中央社

蔡英文對立場偏藍者採取懷柔的態度,是因為台灣有很多財經、技術官僚、軍事、外交乃至於地方自治等領域,是掌握在舊黨國出身的人手上。

從張忠謀到林全到黃曙光,都是這類人物。這些人未必是我們想像的黨大於國,但是對於本土政權是有遲疑的。

舉個例子說。我之前拜讀一本講台灣半導體史的書籍,不得不承認,裡面叫得出名字的那些大佬,八成以上都是帶有黨國後裔。這是歷史因素造成的。在那個年代,有機會去美國攻讀高等工程學位,並且和美國建立技術轉移橋樑的,都是黨國後裔為主。

蔡英文的成功之處,在於讓這些人整合於台灣的建國事業當中,而不是對本土政權感到疏離,而在舊黨國的舒適圈裡面模棱兩可。
但是懷柔政策,也就是俗稱的統戰,不是永久的。當內外局勢來到了一個站隊學的關鍵時刻,模棱兩可的人必然成為最大的輸家。
蔡英文的對內懷柔、對外穩健,為台灣爭取了最大的建國工作空間。但在接下來的階段,懷柔會愈來愈變成台灣建國事業的包袱。
所以賴清德最大的歷史任務,不,應該說全世界政治領導者,在接下來十年,都要開始認清價值、劃清界線,必要時必須為國家清理門戶。

因為世界霸權的博弈,已經愈來愈不能留下空間,讓大家在東西方之間打迷糊仗。

而這個歷史任務轉移的副作用是,即將被邊緣化的一方,會傾盡全力做困獸之鬥。將要死亡的猛獸的掙扎,是最激烈的。

我們會看到藍白現在如此荒腔走板,是因為在正常治國的路線裡面,他們已經找不到任何著力點。過去阿扁時代、馬英九時代,國民黨還可以說,國家機器、技術官僚體系和產業界都還在我們國民黨這邊,民進黨只是僥倖選贏,他們治不了國家的。

但是現在藍白根本提不出任何合理的治國方略。他們能做的就是「瘋」,拼命推動根本沒有實踐可能性的東西,橫柴入灶,一切以破壞為動機,並且妄想群眾能跟他們一樣瘋。

我必須承認,我對台灣人的智商不是估得太高。但台灣普羅大眾也沒有麻木到,對於藍白的各種倒行逆施,會完全無感的程度。現在才四個多月,我已經明顯感受到,社會大眾對於藍白的厭煩了。

大家會覺得現在很亂。但是或許這就是上天給我們台灣人民的考驗。人都是在實際體驗中學習的,如果沒有藍白瘋狂反撲,擺在眼前給你看,我相信台灣人也不會意識到對於舊黨國與中國因素,除惡務盡的重要性。

而賴清德現在要做的,就是踩緊底線,準備著手為國家清理門戶。

蔡英文的歷史任務就是要軟,而賴清德的歷史任務就是要硬。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各自有各自的性格、擅長的模式與不同的內外在挑戰。

走到下一個階段,台灣該思考的是,怎麼充分利用「軟時期」蓄積的國力,去成為「硬時期」挺身面對衝突的本錢。

沒有蔡英文的八年蓄積,現在的台灣將不堪一擊。但如果接下來八年還拘泥於蔡英文模式,台灣將不足以面對未來的挑戰。

感謝蔡英文,信賴賴清德。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

圖片來源:中央社

原文出自蕪菁雜誌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