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駁二限定的共享電動滑板車:會是未來的「最後一哩」運具嗎?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文:claudius
今年春節後,駁二開始引進了 oloo  共享電動滑板車,使用簡便,採用手機 app 租借,但有一項特別的限制:「只限於駁二區域內使用」。
為何如此呢?
根據 2022 年《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案,電動滑板車、電動獨輪車或雙輪車都屬於「個人行動器具」,原則上禁止行駛道路,但開放地方政府自治納管。
不過,沒有縣市敢跨出第一步,因此目前台灣的電動滑板車新創廠商,主要在大學校園內設點,並使用 GPS 電子圍欄限制範圍。駁二算是少數的城市實驗場域。
這麼謹慎的原因,可能是歐洲的電動滑板車出過很多問題。
電動滑板車大約在 2018 年崛起,體積小又靈活,可穿梭在人行道、自行車道、車道,時速可達 30 公里。但上路後,因缺乏法規管理,造成意外頻傳。
2018 年底,西班牙馬德里率先要求三家服務商全部下線。但共享滑板車在其他城市仍大受歡迎,例如瑞典斯德哥爾摩等城市隨處可見,儼然成為下了路面電車之後最好的代步工具。
但服務規模變大同時,意外事件仍不見改善。特別在巴黎,2022 年就有 459 起滑板車車禍,超速、超載、亂停很常見,足球賽後更會看到被破壞或丟到河裡的滑板車。甚至有遊客被撞身亡。
因此 2023 年 4 月巴黎市民公投禁止共享電動滑板車,但也引發「減碳作為退步」的批評。
另一方面,瑞典則透過「電子圍籬」等技術嘗試提升電動滑板車安全性(例如在行人眾多區限速會自動下降到接近步行),而義大利則修法要求電動滑板車須註冊牌照,使用者須購買保險後、需配戴安全帽等措施。
5-6 年前,共享運輸服務曾經被認為是公共運輸最後一哩路的最好解方,隨時間過去,市場規模確實形成,但也出現不少待解決的問題。
台灣的交通政策常有「現有的缺失不積極處理,潛在的機會先禁止再說」的問題,因而部分人諷刺稱為「先禁國家」。
但以現有電動滑板車法律上的尷尬地位,以及歐洲出現的狀況來看,地方主管機關不太可能積極開放。
然而 oloo 上路後,在嚴格規範下安全性相當好,或許若駁二試辦成功,使用場域可以更擴大。以地方自治條例方式,公告限定較大塊的使用區域(亞灣區、輕軌沿線、轉乘需求熱點等)並同步改善這些區域的道路/自行車道設計,讓高雄成為第一個「個人行動器具」 合法納管上路的區域。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原文出自高雄好過日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