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政府表示,近 20 年漁獲量衰退3/4,年產值從新台幣 40 億元變 20 億元,將透過與民間合作栽植珊瑚 8000 株、3年海岸植樹1萬株復育棲地,逐步找回原有漁產量。
澎縣府攜手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預計3年內改善杭灣東北角約2.5公頃林地,使用慈心設計的水寶盆植樹1萬株,由緯穎培育 8000 株珊瑚、投放 1000 塊珊瑚磚。
澎縣府農漁局長陳高樑表示,太熱、太冷都會導致供海洋生物棲息、躲藏的珊瑚死掉,而近 20 年氣候變遷、過度捕撈,棲地劣化,須展開復育。
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長柯志鴻說,會從海裡撿回「斷掉的珊瑚」,剪枝做成珊瑚苗,另用水泥製作有圓形凹槽珊瑚磚投放到海底,再由潛水員下海堆疊,之後再把珊瑚苗卡入凹槽栽植。
植樹方面,慈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樹可固土,減少岸邊土壤沖刷入水造成污染,也能讓陸生昆蟲、落葉與果實等成為水域營養來源,這就是日本推動的「魚附林」。
蘇慕容說,杭灣位處東北季風衝風地帶,在這裡造林可減少土壤沖刷入海污染水質,又可經由洋流為杭灣珊瑚礁棲地製造營養。
不過,蘇慕容表示,澎湖土壤較薄,底下就是岩層,且海風強又帶鹽分,會在水寶盆周邊覆土,增加土壤厚度,並請工班補水、定期巡視樹生長狀況,通常3年多樹高約1、2公尺,抓地性就不錯,5、6年後趨於穩定,產生效果。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