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破除十大輕軌常見迷思:1. 鐵路立體化 輕軌平面跑奇怪嗎?

圖片來源:截自高雄好過日臉書

文:李雨蓁
修訂:Claudius

輕軌即將成圓,最近看到很多討論中,仍充斥許多錯誤概念,因此好過日將會整理一系列「十大常見迷思」,包含路權、交通衝擊、安全性等對城市的影響來一一說明,也期望能推動發展大眾運輸替代私有運具的共識。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第一個主題去年就曾經發過,本次只略作增補。

「鐵路地下化了,卻蓋輕軌在地上跑」是討論輕軌時,最常見的膝蓋反射言論,除了網路酸民以外,某個施政能力全國倒數的前台北市長,以及高雄市議會也有議員提及,到現在都還是很常見了,因此我們首先就來破除這個迷思。

很簡化的說,輕軌與鐵路,定位不一樣、尺度不一樣、對城市的影響當然不一樣,是根本不同的東西。

就像你不會說高速公路都可以高架化,為何不要所有道路都改成立體交叉? 對「軌道系統」的認知窄化,其實是大公路主義盛行,大眾運輸長期被打壓的後果。

世界上一邊進行鐵路立體化、但又運行平面輕軌的城市,可能有至少 40 個以上,歐亞都有不少,我們先來看幾個例子,其中多個我們都曾經直接考察過:

  • 德國柏林
    在 2006 年新建立體化的新中央車站(高架鐵路、地下化鐵路、新地鐵路線)。通車後,於 2009 年到 2015 年,再新建平面軌把輕軌 M5、M8、M10 線拉過來作為車站的接駁。
  • 日本富山
    2019 年富山車站的高架化(JR 新幹線、在來線、愛之風富山鐵道)全數完成,2020 年車站南北的輕軌路線打通銜接,成為火車跑高架,輕軌跑地面的垂直交會車站。另外車站北邊的富山輕軌,就是原來的貨運線富山港線於 2004 年 LRT 化轉變而來的。鐵路高架化輕軌平面通過的設計,還得到 2017 年 Good Design 獎項。
  • 德國慕尼黑
    為在市中心的車站 Karlsplatz,由地下的 S-Bahn(類似通勤列車路線,如法國 RER)和 U-bahn(地鐵),和地面的 Tram/輕軌「三鐵共構」,還有很大的地下商場。輕軌月台上直接有電扶梯向下,是我們很喜歡的零距離轉乘設計。
  • 波蘭華沙
    中央車站在 1975 年地下化,站體類似台北車站,是佔滿一個街廓的大屋頂立方體建築,車站四面有兩邊都設有輕軌作為接駁(另一邊則留給巴士動線)。
  • 瑞士伯恩
    中央車站僅一站,大約三個街廓的區間經過多次改造,以人工地盤方式,串連兩側市區而「地下化」,輕軌則在站前廣場平面設站,如果新竹做大車站平台就會類似這樣。

其他族繁不及備載,就不一一贅述,多去世界上看看就知道。

為何輕軌和鐵路不一樣? 捷運局很久以前就有做過類似比較,簡單說,輕軌是硬體等級較高、運量潛力較高、運行品質較高的BRT,仍是「路面大眾運輸」的一環;然而,傳統鐵道則主要作為城際運輸、或大都會區中長距離的通勤運輸所用,市場定位完全不同。

以台鐵年報來看,每位乘客平均搭乘距離約為 47km,而以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資料庫來看,同時存在地鐵等較長程系統的區域,輕軌優勢的區間是短程運輸,例如法國輕軌每趟次平均搭乘距離為 3.32km(巴黎地鐵為 5.2km,輕軌則是 2.9km)、俄羅斯為 3.45km(地鐵 14km)、捷克布拉格為 3km(地鐵 6.6km)、芬蘭赫爾辛基為 2.44km(地鐵 8.55km)、美國波士頓為 3.78km(地鐵 5.66km)、倫敦則為 5.2km(地鐵 8.79km),至於英國愛丁堡與曼徹斯特,因沒有地鐵,輕軌就是唯一的都會區軌道運輸,也延伸到郊區,平均搭乘里程則長達 10km。

換言之,輕軌在市區內,優勢在 2~5km 這個區間,部分與公車重疊,但搭乘品質更佳,這種短程運輸(3km 大約是海音到夢時代、火車站到三多商圈或巨蛋的距離),比起進出地鐵站,直接跳上輕軌來趟 10 分鐘內的車程更方便。

也因此,輕軌在市區內與道路號誌、市容互相整合,而傳統鐵路則需要更大的淨空隔離範圍。

再者,物理特性上,輕軌與鐵路也完全不同,由於速度、車重的巨大差異,台鐵電聯車的動能可達輕軌 60 倍以上,煞停距離則是輕軌 15 倍以上,也就是以輕軌站距來說,全速行駛的台鐵電聯車在即將進站時緊急減速,在下個車站才會停下來。

反之,全速行駛的輕軌若看到路口有東西,就算不靠補助系統,在司機視力範圍內也可以緊急煞停。而鐵路電聯車看到就一定來不及了,這就是為何鐵路一定要使用全封閉路權的原因,甚至在平交道多的地方列車設定的速限可能會降低。

也因此呢,根據各國法規,在火車來之前平交道都需要先有 30 秒或更長的預警時間,因此平交道的閉塞會長達 2 分鐘甚至更長。

然而,輕軌通過路口的最小時間不到 10 秒,換言之輕軌只要調紅綠燈秒數,下個時相再還回去,就能在優先通過同時與路面交通並存。如果電聯車的班次密到 4 分鐘通過一次(單向 8 分一班),平交道周邊就受不了了。但世界上輕軌可以做到 3 分鐘一班都很正常,原因就是能配合路面號誌運轉。

另外,鐵路電聯車通過時噪音可達 80~90 分貝,反之輕軌僅有 60 分貝左右,相差在 100 倍以上,這也是輕軌能融入路面交通,而鐵路更需一定隔離的原因。

所以在鐵道運轉密度大的城市,就需要鐵路立體化來增加通過效率,而輕軌還是道路運輸的重要一環,還能減少車輛使用與壅塞。這也是全世界上普遍的現象。

這麼正常的事,在台灣被散佈謠言帶風向,好像鐵路地下化了,蓋輕軌就是不對的。除了少數政客的無知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台灣長期用「台北的狹隘眼光看台灣」的亂象所致,台北市區有的(地下化)就是對的,沒有的(輕軌)就是錯的。事實上從全世界來看,輕軌建設遠比鐵路地下化普遍且效益更高。

當我們看到連前首都市長都狹隘到加入散佈謠言的陣容,就知道「台北井蛙效應」禍害之深了。

圖片來源:截自高雄好過日臉書
圖片來源:截自高雄好過日臉書
圖片來源:截自高雄好過日臉書
圖片來源:截自高雄好過日臉書
圖片來源:截自高雄好過日臉書

原文出自高雄好過日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