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專題】砍大樹種小樹衝突浮現 碳匯計算學界研究中

目前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成為顯學,政府、許多企業、非政府組織推動ESG,設法達到自身的碳中和,認知到「森林碳匯」的存在,種樹減碳容易理解,紛紛找地種樹。圖為造林地示意圖。(林務局提供)圖片來源:中央社

種樹造林獲取碳匯是減碳的選項之一,但台灣地窄人稠,在「不要砍大樹種小樹」和疏伐造林的兩端拔河,學者點出本土樹種等基礎資料不足,以致碳匯見樹不見林。

「種樹好?還是種電好?」的衝突在各地浮出檯面,學界有著多元意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張世杰接受專訪時表示,就現在而言,設置光電板是減碳十分有效的方式。

張世杰說,攤開科學數據,造林 1 公頃 1 年的碳匯約 10 公噸;但同樣 1 公頃太陽光電,以 1MW 的裝置容量計算,在花蓮 1 年發電量約 100 萬度、可減少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約 500 、 600 公噸。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孫義方則強調,不是光電板設置後就都沒有問題,光電板面積愈大、影響的邊際範圍也會愈大;如農作物需要蜜蜂傳粉,若溫度太高、打斷傳粉路徑,可能也會影響作物生長,現在學界也正在研究到底會有多大的影響。

目前 ESG (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成為顯學,政府、許多企業、非政府組織推動 ESG ,設法達到自身的碳中和,認知到「森林碳匯」的存在,種樹減碳容易理解,紛紛找地種樹,還強調種的是台灣原生樹種。

然而,即便是林務局也在有計畫疏伐砍樹,林務局強調使用國產木竹是節能減碳的「綠色消費」,陸續有實木地板等木製品掛上「台灣木材」標章,而且台灣林業收益低落,林務局要重振本土林業,改善山林居民收入。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張世杰告訴中央社記者,從林業管理的層面來看,目前生產用木材進口量約佔 99 %,因此希望增加國產材,若新植原生種樹木 30 、 40 年就可以收獲,木材可以做為家具,砍伐後再新植,兼顧碳匯及經濟價值。

 

不是只種不砍 國產木材產品訴求綠色消費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PCC )已有碳匯的標準量測方法,張世杰說明,是以樹木 130 公分高的胸高直徑,推估樹的生物增加量;不過樹種、生育地、不同年間變動因素等,都必須實際量測,常見是每 5 年做一次,目前台灣也採用相似的方式。

因為台灣大約 60 %國土被森林覆蓋,其他才是城市、農用、工廠等,張世杰認為,新增造林的土地非常有限,就算是剩下 40 %撥一半出來種樹,短期能夠抵減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也是杯水車薪,重要的還是靠「減少化石燃料」,從源頭減排。

最近台糖陷入砍樹種電的爭議,其實台糖也設置 3 座平地森林做為生態用途,包括嘉義鰲鼓濕地、屏東林後四林、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臨園區,合計共 2000 多公頃。

台糖 20 年前配合政策推動平地造林,由於去年至今農委會補助陸續屆期,規劃將林地釋出開發綠電,除了砍樹種電,也在林務局「台灣原生樹木推廣及媒合平台」登錄平地造林樹種,提供公私單位採購。

做為地主,台糖和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在屏東潮州林後四林平地森林進行 20 餘公頃碳匯試驗計畫。至於種樹造林可以獲得多少碳匯,台糖表示,待環保署碳匯方法學完備,台糖即可配合執行相關計畫。

 

本土森林碳匯怎麼算 方法學還在建立中

農業委員會主委陳吉仲近日預告,7、8 月就會陸續有方法學通過,針對森林、竹林、土壤、生物等碳匯計算的方法學,農委會正跟環保署密切合作,擬訂後交由專家會議審查。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孫義方直言,目前「可能連碳匯計算都有問題」。

林務局建立了「台灣原生樹木種苗網」,可是在計算碳匯時,台灣原生樹種的參數、基礎資料不足。孫義方告訴中央社記者,雖然台灣援引國際間的計算方式,但就只有很少的樹種資料能夠適用,不完全有代表性。

「其實台灣很多基礎資料的數字零星散布各處」,孫義方認為,不同的論文、機構可能各有一部分,需要有組織地盤點,如光合作用的速率、樹高、胸徑等,再去掉一棵樹中如水、其他元素,剩下的才是真正的固碳量。

一般認知,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轉成花果、種子、樹葉,其餘就是讓樹木生長,孫義方點出,現在只有估算樹長大多少,卻忽略土壤碳匯的存在;若大樹還存活,樹下的土壤會配合落葉、根系固碳,但若將樹砍倒,土壤也跟著失去固碳的能力,「反而會讓碳大量釋出」。

孫義方說,國際間呼籲「不要砍大樹種小樹」,砍掉一棵大樹的碳排量,估計要新植一棵樹 10 年之後才會打平,他並認為,「老樹的吸碳能力會退化或停滯」的說法也有商榷餘地。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孫義方指出,國際間開始呼籲「不要砍大樹種小樹」,根據估算,砍掉一棵大樹所排的碳,要新植1棵樹10年之後才會打平。圖為新植造林地示意圖。圖片來源:中央社

 

不要砍大樹種小樹 還要林業經濟新思維

孫義方說,大樹或許會衰老,但大樹的葉子多,即使光合作用效果降低,但葉子數量可能是小樹的 5 倍、 10 倍,總體而言固碳量還是比小樹多非常多。

孫義方說,林地應該如何運用,一開始就需要規畫,為了維護生物多樣性,就不需要疏伐,若是經濟經營就需要;打個比方,原本種植 2500 棵、疏伐後可能只剩 400 棵,這是為了林木生產;不能用既有的林木經濟模式作為固碳的標準。

孫義方也建議,竹林、檳榔園或是確定不能耕作的農地,若能釋出種樹也會有幫助。

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邱祈榮希望藉此推動混農林業經營模式,需要林業經濟新思維。他說明,現在法律規定林業必須「純林業」,「要在森林裡養雞是不允許的」;所以一來法規要能鬆綁,二來混農林業能從部分荒廢農地做起。

至於混農林業的經營模式,劉玉文說,也是要做相關方法學的研究,可是「不能為碳而碳」,例如若為累積更多碳匯而犧牲農業、導致糧食自給率出問題,屆時就需要價值權衡,盡可能達成減碳與農產的平衡。

林務局森林企劃組長翁儷芯補充,林務局自 2016 年開始推動林下經濟,並研究在森林下經營農業對森林生態系多元服務價值的影響;不過在申請碳權專案的林地上進行混農林業,還須考量農業行為是否會影響林木生長。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孫義方認為,林地應該如何運用,一開始就需要規畫,為了維護生物多樣性,就不需要疏伐,若是經濟經營就需要,才能讓樹能成長。圖為海岸造林示意圖。(林務局提供)圖片來源:中央社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