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船為子公司台船環海承造的「環海翡翠輪」6月將交付,潛艦國造也按進度前進,經過痛苦的學習曲線,己建立本土的量能,在台船 50 週年之際,政策是否持續支持,攸關兩大動能能否讓台船擺脫虧損。
攤開台船財報,從 2016 年起,幾乎每年的每股稅後淨利( EPS )皆呈現虧損的狀態,儘管 2021 年 EPS 來到 0.02 元,但 2022 年又陷入每股虧損3.78 元的局面。
台船由於肩負政府任務,扛下許多民間廠商不見得願意承接的業務,談到經營,台船董事長鄭文隆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坦言台船「一直很辛苦」。
2016 年,總統蔡英文上任後推動的綠能政策,尤其是離岸風電,讓台船看到營運的新轉機,「這是台船的一條路」,鄭文隆說。
50 週年兩大亮點 環海翡翠輪交付、潛艦國造量產
「(台船)現階段財務比較弱」,鄭文隆說,但隨著環海翡翠輪即將交付,潛艦國造也有很大進展,現在的台船無論是潛艦還是海事工程船,都已經具備量產能力,「今年台船 50 週年,雖然沒賺錢,但任務都完成了」。
尤其環海翡翠輪,是台灣第一艘國產海事工程船,可吊掛 4000 噸重,為全球第 2 大型的浮吊船,是協助離岸風場開發商進行新型水下基礎和新世代大型風機運輸與安裝作業的利器。
但環海翡翠輪造價超過新台幣 100 億元,究竟這樁投資多久可以回收,是投資人心中的疑問,鄭文隆對此充滿信心,「台船環海 7 到 8 年就可以把造船的成本賺回來」。
鄭文隆說,以台船環海 2 年多前跟中能風場簽的合約來看,日租金大概 17 萬歐元,約新台幣 500 萬元左右,展望 2026 年行情,日租金最高行情可望到 40 萬歐元、約新台幣 1300 萬元。
「海事工程風險大,但也代表高利潤」,鄭文隆指出,台灣海峽冬天浪大,每年大概 200 多天可以施工,但與台船合夥創立台船環海的歐洲 DEME Offshore Holding NV 公司在全球各地都有案場,台灣海峽不適合開工的時候,環海翡翠輪可以到其他案場,幫台船環海賺錢,雙方持股各半,「他們賺的錢我們可以分一半」,挹注到台船環海母公司台船的獲利。
造價百億的精品船 環海翡翠輪是機會也有挑戰
說到台船的競爭優勢,鄭文隆說,「(台船的)技術會讓人覺得很不錯」,台船先前曾經幫希臘客戶打造船舶,但因為當時景氣不好,對方派技師來台灣,美其名是監工,其實是刁難,就是要讓台船交付不及,好砍價格,「我當時就果斷說不要(解約)了」,結果這艘船被刁到完美,反而被日本客戶以更高的價格買走。
台船在傳統商船市場,受限成本及規模,打不過中韓,鄭文隆說,台船的商船成本比韓國多 2 成,跟中國比則是多 3 成,即便台灣的航運公司也是捨近求遠,這次台船有機會打造海事工程船,他當時堅持不採用外籍兵團,建立本土的建造能量,打造出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吊重量),「如果有機會,我願意重複造船(指海事工程船)」。
環海翡翠輪被台船視為重要的生財工具,但也有隱憂。鄭文隆說,新船效率雖高,但租金貴,因此台灣有些風場業者會去租二手船,或是乾脆買船回來改裝。
面對市場機制,鄭文隆期待政策面對於離岸風電國產化能有進一步支持的能量,提供風場廠商採用環海翡翠輪的誘因,才能推動本土相關產業的正向循環。
台船打造原型艦,從無到有相當艱辛,但卻練出強大的造艦能力,未來國艦國造量能將持續擴大,尤其 IDS 原型艦 9 月下水測試後若一切順利, 2025 年交艦後,接下來後續將有數千億規模的後續潛艦製造計劃,對台船將是一大商機。
對此鄭文隆說,他當然希望政府能繼續下單,除了以改善財務為出發點,也有留人才的考量,希望能把這段期間一起打造潛艦的團隊留住,「量能不要流失、設備不要閒置」。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