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劉品佑專欄》基進黨是泛綠政黨但也是台獨政黨

圖片來源:截自劉品佑臉書

今日翁教授發了一篇文,名為《泛綠陣營小黨的擴張》,「泛綠」一詞在我的想像中,應為我們的大方向一致,可是我們仍然不屬於不同政黨,所以在政治的合作上,會經常合作,以追求我們「泛綠」陣營的最大勝利。

但台灣卻經常將泛綠一次解釋為「幫民進黨獲得最多席次」,而不是幫「泛綠陣營獲得最多席次」,我認為這是翁教授一開始就陷入,一個民眾最常犯但是沒有發現的謬誤。

《攻擊的側翼》

這也是基進一貫的主張,因為民進黨已經轉型為成熟的執政黨,所以不能夠有太過激進的行為,而這個角色將由基進補上。

《雙引擎概念》

也就是我們之前一直在談的,台灣的第二隻腳,要如何逐步站穩腳跟呢? 票源從何而來?

基進一直主張的是「討厭藍綠的選民」,以及「不滿民進黨但又無法含淚投票的人」這兩種人,翁教授提出兩點疑問。

一、討厭藍綠的選民如果比較溫和的民進黨都無法接受,怎麼會投給更「激進」的激進黨。

我認為這個問題本身就把政治二元化了,因為基進關注許多議題,如:高教、土地、交通等等,也就是基進可以去爭取的,我自己一開始也是因為基進關注高教議題而成為支持者,所以這並不是政黨屬性「溫和還是激進」的問題,而是更貼近地面的議題,所以拿政黨的屬性來解釋地方議題的主張,預設比民進黨激進就是站在民進黨後面,以更極端的方式做的這個假設就是錯的,而是「地方議題上的第三條路」才是基進要說的。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日前率團訪問中國,17日晚間搭機返台。台灣基進黨多名成員在桃園機場外舉行記者會表達抗議,並高喊「國民黨不倒,台灣就不保」。圖片來源:中央社

二、不滿民進黨但又無法含淚投票的人,所以翁教授認為基進會為了要激出這部分的選票,而攻擊民進黨,最終變成挖牆腳走上時代力量的路。

這是我完全無法認同的一件事情,儘管是泛綠陣營之間,之所以會不同政黨不就是因為主張不一樣,但是大方向一致,所以被稱為泛綠陣營嗎?

預設基進提出對蔡政府轉型正義的不滿就是要挖民進黨的牆角,這樣的預設不僅不公平,同時也已經把民進黨擴大為泛綠陣營的所有政黨。

圖片來源:中央社

基進之所以激進,基進之所以沒有成為民進,正是因為我們有一些底線存在,我們也同樣期待民進黨上任後的轉型正義,只是基進代表的是擁有更高期待選民的聲音,民進黨這次的轉型正義確實太慢,儘管有面對到很多阻礙,但是將促轉會解散這件事情,我至今不能夠理解,是台灣轉型正義成功了嗎?如果是那為何蔣公廟還聳立在台北的土地上?
我身旁也有許多人是為此感到不滿與困惑的,這些人理所當人會被基進黨這樣更往前一步的政黨所吸引,所以這不是基進黨「挖牆角」,而是民進黨的作為,不符合一些選民的想像,因此他們往基進靠攏罷了,用「挖牆角」一詞暗示基進是為了選票而提出這樣的主張,但其實基進的主張一直以來都沒有變,牆角沒有人挖,只是脫落後選擇了基進。

《民進黨備胎》(我不知道著是不是翁教授的下標,但我認為比較好的標題應為《台灣民主備胎》

引述自翁教授文中寫王興煥的說法:「民主政治一定有政黨輪替;總有一天民進黨會失去中央政權。問題是,台灣不能讓親中政黨上台。如果民進黨被輪替了,只能由第二個本土政黨接手,也就是基進黨。」

翁教授的疑問是:在兩黨對峙的情況下,若民進黨仍可被國民黨拉下台,那綠營分裂成兩個政黨,只會延長國民黨的壽命。

同時也提出「綠營先團結消滅國民黨,然後再分裂成兩個本土政黨輪流執政,永遠不必擔心政權落入親中政黨手中,因此也就沒有基進存在的價值。」挑戰基進黨在政治光譜上的定位

我認為這個在立論上忽略了時間這個因素,因為這是階段性的問題,到了基進黨可以和民進黨政黨輪替的階段時,國民黨應該已經成為小黨,甚至已經消失,所以才會有民進黨失去中央政權被輪替後,為了避免親中政黨上台,所以基進黨補上的假設,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何來「綠營分裂延長國民黨壽命」的命題呢?

若國民黨消失了,民進黨不可能一黨專政,而且台灣人長期都有一種「換人做看看」的心態,所以有一個第二本土政黨補上國民黨的位置,在台灣和民進黨政黨輪替,這才是台灣真正完成了民主轉型。

【我的理解】

所以由上到下的三個命題

《攻擊的側翼》《雙引擎概念》《台灣民主備胎》,不能夠光用單點來看,應該要用線性的方式來看待,前期基進黨會著重在第一個目標,在逐漸增加支持者之後才會往第二個目標邁進,最終到達第三個目標鞏固台灣民主政治,完成台灣民主轉型。

所以翁教授拿第一個目標的時空背景下,來解釋第二、第三個目標,所以才會導致有這麼多誤解的發生,但我也相信這是許多民眾都可能有的共同謬誤,也希望大家可以加入時間軸重新思考這三個階段的命題,這樣才能夠更加了解基進黨從一開到現在的主張究竟是為了台灣好,還是為了選舉。

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泛藍陣營,新黨、親民黨等等,照理來說他們從國民黨分裂出來,應該更算挖牆角才對,甚至都有和國民黨角逐地方立委甚至總統,卻不會被貼上「挖牆角」標籤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常常在說台派、泛綠陣營要團結,但我們為何將台派、泛綠陣營和民進黨畫上等號呢?

這或許才是我們這些泛綠陣營的選民要重新思考的問題了,只有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才可以避免我們誤入了畫地自限的陷阱,進而讓台派陷入彼此內鬥的關鍵。

只有泛綠陣營真正開始分工合作,而非恐懼「挖牆腳」的時候,泛綠陣營才可以發揮最大的力量,希望我們都能夠建構出一個真正符合我們理想,沒有中國黨的台灣。

圖片來源:截自劉品佑臉書

原文出自劉品佑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