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那混亂的一九四五年,二戰後臺灣人的身不由己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ugolga

成為戰俘

以文在敦化這段期間,東北的局勢有了變化,整個東北雖然是國民黨接收,但國民黨影響力僅限於都市,鄉間多為共產黨盤據。根據中蘇簽訂的友好同盟合約,日本投降後三個月內,蘇聯的軍隊必須撤出東北。蘇聯軍利用這段時間,將東北工廠設備,像是機器、馬達,以及一些物資,如麵粉等等載運回國。並且將關東軍的槍枝,配發給中國共產黨使用。

蘇聯軍不只打工廠設備與物資的主意,還打算利用投降的日軍作為人力。其實,日本投降後一週,史達林就下令移送關東軍戰俘。關東軍就像被拆解的工業設備一樣,一車車的送進蘇聯。為何蘇聯要這麼做?若以蘇聯的角度來說,蘇聯的青壯年人口,在兩次世界大戰大量消耗,光是二戰,蘇聯軍民死了兩千五百萬人,而且蘇聯在歐洲的工業區,也遭德軍重創。

圖片來源:Pixabay

缺乏勞動力、國土被破壞嚴重。而重建工程也需要勞動力的挹注,那麼,勞動力要從哪來,監獄內的囚犯,以及因戰爭獲得的俘虜,就是很重要的勞力來源。蘇聯的俘虜來源,不只有日軍。過去,蘇聯在西邊與德軍交戰,德國戰俘,是其中人數最多的。接著才是日本戰俘。根據一九四五年的統計,蘇聯拘留了四百一十七萬人。德軍俘虜超過半數。有兩百三十八萬人。其次是日軍,有六十三萬人。剩下的俘虜來自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家。不同版本數字雖然有差異,但日本俘虜的人數,大概是六十萬上下。

日本俘虜被帶往蘇聯境內各地,其中,六萬五千人被帶往中亞,兩萬五千人被帶往東歐,剩下四、五十萬人都在西伯利亞。二戰時,許多來自東歐的工廠,紛紛遷入西伯利亞,當戰爭結束,這些工廠並沒有遷回東歐,而是往更東邊、北邊發展。除了工廠,西伯利亞還有一條連結亞洲、歐洲的鐵路。這條鐵路興建於帝俄時期,二十世紀初,沙皇開闢西伯利亞鐵路,這廣大的地區開始緩慢發展。二戰末期,蘇聯在此地集結大量軍隊,並且南下入侵滿洲國。戰爭結束,這些駐守在滿洲國的日軍部隊,就成了蘇聯的俘虜。

這些日軍,不像華北、華中的日軍,可以和平、迅速地復員。在蘇聯的眼裡,這些日軍是非常重要的人力,可幫助西伯利亞的各種建設。也因此,一九四五年九月至十二月間,蘇聯利用火車,將已投降繳械的關東軍(包含部分民人)送入境內。

死亡行軍與列車

一九四五年十月,蘇聯將敦化的日軍編成多個中隊,以文被編入第五中隊,第五中隊的成員有軍官、兵、候補生、軍屬、開拓團成員,成員年紀最輕的十五歲,最老的五十歲,以文剛滿十八歲。隊員之中,以文只認識蛸谷勝,蛸谷是千葉人,是以文在八戶教育隊就認識的同期,也在杏樹服役。

一九四五年十月中,第五中隊花了一週的時間,從敦化徒步行軍至牡丹江,背後還有持槍的蘇聯兵不斷地驅趕。行軍沒有糧食配給,隊員曾生吃田裡的馬鈴薯,還有隊員吃到壞玉米而下痢。前往牡丹江的路上,以文曾看到橫躺路上的同袍屍體,屍體的頭還是扁的,似乎是遭到戰車輾壓過去。這場景或許觸目驚心,但對正在行軍,而且沒有糧食補給的第五中隊而言,當體能與精神到達極限,根本無暇注意路上,或是你的腳下踩到什麼。

十月二十四日,第五中隊終於抵達牡丹江,緊接著,蘇聯兵拿著槍驅趕著隊員上車,一邊說著:「東京ダモイ!東京ダモイ!」,意思是「要回東京了」。

許多人聽到東京,心裡不禁一振,終於可以回家了。

以文在牡丹江搭上火車,列車經綏芬河進入蘇聯境內。以文乘坐的是貨車車廂,每節搭載五、六十人,甚至有到一百人左右。車內的空間擁擠不堪,幾乎無法動彈。列車的木造車廂破舊,列車內沒有電燈,也沒有廁所。列車一到都市就會稍停,隊員們藉此下車小便,晚間自然也是睡在車廂。

如果是東京ダモイ,那麼終點站應該是沿岸的港口吧,或許是海參崴,不然就是鄰近的納霍德卡。海參崴是軍港,隊上有人認為,日本的船隻不會在海參崴靠港,可能會在旁邊的納霍德卡等待。

十月二十七日,列車在伊曼(位在牡丹江東北方)停車。隊員下車放風,隊員想知道莫斯科的方向,詢問站內的婦人與少年,結果對方都是搖頭以對,有隊員猜測,不知是否蘇聯對居民下了封口令,才會一問三不知。與此同時,隊員開始起疑,有人觀察太陽升起位置、發現火車是往日本的反方向行駛,車廂內的氣氛逐漸低迷。

隊員們逐漸明白,搭乘的列車並不是要送自己回家,而是往西伯利亞開去。西伯利亞分為東、西部,東至太平洋,南邊與外蒙古、哈薩克交界。就地貌上,西伯利亞南部是草原地帶,草原逐漸往北是森林,而一列列載著戰俘的列車,就奔馳在西伯利亞草原上。

圖片來源:Pixabay

十月二十八日,列車在哈伐洛夫斯克(即伯力)停車,順便補充糧食。此時氣溫已逐漸降低,幾天後,隊員聽到「赤塔通過」時開始騷動。帝俄時期,赤塔是流放罪犯的地方,此時則設有收容日軍的收容所,《活著回來的男人》一書的主角─小熊謙二,就是待在赤塔的收容所。

幾天過後,車廂內有人大喊:「看得到日本海了」。但很快地,眾人發現這並非日本海,而是貝加爾湖。列車經過九天的行駛,十一月二日,抵達伊爾庫茨克,伊爾庫茨克是西伯利亞的重要都市,但這裡不是以文的終點站。兩天後,十一月四日,列車在伊爾庫茨克西北邊的泰舍特停了下來,第五中隊在此下車。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 book_author=”陳力航” book_translator=”” book_publisher=”前衛” book_publish_date=”2021/08/15″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21/08/9789578019676_bc.jp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99406?loc=P_0004_026&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2108″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products/11100942663.html?” ext_link_text_1=”讀冊生活購書” ext_link_2=”” ext_link_text_2=”” ext_link_3=”” ext_link_text_3=””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