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調查, 10 至 12 歲孩童平均一週玩手機遊戲 13 小時。兒盟執行長白麗芳認為,孩子滑手機是「長期沒有選擇下的習慣養成」,建議家長陪孩童建立習慣,養成真實、有品質的互動。
兒童福利聯盟今天舉辦「 2021 疫情時代下台灣兒童幸福感調查報告」記者會,針對 10 至 12 歲兒童調查,發現平均一週玩手機遊戲 13 小時, 12 歲玩的時間幾乎是 10 歲的2倍;另外,調查顯示每週玩到 18 小時以上的孩子最不幸福。
白麗芳表示,絕大部分家長以為,如果讓小朋友自行選擇,應該就是全部的休閒時間都會滑手機,但這個假設不一定是正確的,或者是「長期沒有選擇下的習慣養成」。
白麗芳強調,為了聯繫,現在要小朋友沒有手機太困難,因此家長應陪孩童建立習慣,如吃飯時間一家人都不能用手機,才會有真實、有品質的互動;現在很多「手機保母」,但孩子尤其是學齡前,不應該用手機來安撫,若從小養成每天固定的活動,孩子也會期待。
根據調查,在學校氣氛與同儕互動中,有 11 .4%孩童不認為自己與同學相處愉快,甚至有9.9%不認為學校安全;在與家人相處關係中,8.5%孩童感受不到與家長相處的幸福時光, 19 %不覺得家長有聽他們的心聲。
休閒生活部分,有 33 %孩童認為休息、休閒時間不足,超過6成6到晚上7時後才有自己的時間,甚至 24 .9% 每天只有1小時自由放空的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有 41 %的孩子表示煩惱來源是武漢肺炎( 2019 冠狀病毒疾病, COVID-19 )疫情,僅次於課業壓力,主要受限於疫情,可以出去玩的地方變少。
與會的藝人艾力克斯認為,疫情是每個家庭的挑戰,但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家人相處的時間變多,就看每個家庭怎麼運用。
兒盟表示,前一次進行幸福感調查是在 2017 年,相較這2次數據,今年較 2017 年分數略為下降,其中以 10 歲兒童在「我喜歡我自己」這項退步最多。
兒盟建議家長,每天與孩子擁抱 30 秒、傾聽陪伴 30 分鐘、週三不加班,養成固定相處時間,拉近彼此距離;另外引導孩子多從事運動或戶外活動,而不是只有手機遊戲;在傾聽孩子意見時應適時納入他們的想法,促進溝通。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