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 19 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創新、科技自立」,專家認為,中國能否做到科技創新,短期要看金融市場改革,長期要看教育;龐大國內市場則是填補「科技時間差」的最大後盾。
這份公報昨晚公布,內容將未來5年發展的「十四五規劃」銜接到 2035 年的遠景目標,其中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近兩年來,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圍堵,如何讓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被人「卡脖子」,已經成為中國從最高領導人到產業界人士最關切的問題。但中國想在科技創新上更多突破,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
在華東理工大學經濟學者沈凌看來,科技創新可以分為應用性和基礎性。只要持續投入資金,應用性技術5年、 10 年就可以看到突破。但基礎性科技發展必須依賴科研單位和大學,這方面還看不出中國有好的機制。
他告訴中央社記者,諸如半導體產製等應用性技術要迅速成長,最重要的是獲得資本市場助力。中國當前以銀行為主的間接金融市場,很難支撐創新與研發,因為科創企業往往缺乏抵押品又有很大風險。
官方意識到這一點,已在 2019 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推出「科創板」,其上市條件和一般傳統企業不同,藉由完善發展更適合科創企業的資本市場,中國正致力於為科創企業提供綿延不絕的「彈藥」。
但在扎根的科學教育上,改革卻顯得困難得多。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創辦人任正非9月在北京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院校訪問時曾大聲疾呼,國家不僅要重視科學理論、工程技術研究,也要重視一些不以應用為目的的純研究。
沈凌說,科研體系做得最好的是美國,不但經費來源多元,且落實教授治校,讓專家能對自己的領域自我管理,而不是由行政級別上的長官來決定方向,因此能完成更多「非功利性」的研發工作,帶來更豐富的成果。
總體來看,他認為,在資源投入及龐大的市場下,未來 10 年間中國應用性科技的發展一定會不斷進展;但從長遠來看,科研環境一定要調整,否則只砸資源一定會事倍功半、缺乏效率。
前寶鋼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郭朝暉是自動化、數位化領域的專家,本身在業界、學界都有多年經驗,經常在微信號「蟈蟈創新隨筆」中分享對創新的看法。
郭朝暉告訴記者,中國體制優勢是在於能形成共識且執行力強,有利於看到成功例子後去跟隨;但創新發生於「非共識」,原始性的創新在這個體制中不容易出現。
他曾在文章中提到其他阻礙創新的因素,指中國人決策過度依賴權威,難以進行深度討論,且糾錯機制不足,「如果沒有一個寬鬆的質疑環境,中國就很難成為一個創新型國家」。
郭朝暉也對科研院所的機制持懷疑態度,強調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將在中國科技創新中扮演關鍵角色。
如今,中共把「堅持創新」寫在有關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文件中,郭朝暉認為,最重要的是創新要真正鼓勵企業,讓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還要防止國企走歪路,例如為創新而創新。
儘管中國在科創方面有很多需要克服的問題,沈凌和郭朝暉都認為,市場龐大是它最大的優勢。以半導體業為例,即使美國科技圍堵,但在進口替代的政策下,中國企業生產中階產品所得到的利潤,能夠支撐投入先進製程的發展,科技落後的時間差終究會獲得解決。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