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高雄市長補選史上頭一遭 藍綠白交鋒搶出線

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合影(資料照)。圖片來源:中央社

高雄市民6月6日成功「罷韓」,8月 15 日要補選市長,這不僅是台灣地方自治史上頭一遭,也是高雄人在寫歷史。這場市長補選藍、綠、白3黨相爭,勝出者只有約2年4個月的任期。

高雄市第3屆市長任期自 2018 年 12 月 25 日到 2022 年 12 月 24 日;前市長韓國瑜遭罷免後,依地方制度法第 82 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 91 條規定辦理補選,並應在3個月內完成市長補選;預計當選人最慢8月底宣誓就職;也就是當選人要接續前市長韓國瑜剩下約2年4個月的任期。

高雄市民在 2018 年底以 89 萬 2545 票支持國民黨韓國瑜當選市長,他以 53 . 87 %的得票率當選,卻在今年6月6日以 93 萬 9090 票通過遭罷免。

這場全國關注的罷韓案,與其說是高雄市民成功行使憲法賦予的公民權,更應被視為高雄市民的勝利,用罷免選票決定選擇新市長。而補選,也是中華民國直轄市長於 1994 年改為民選以來,首次舉行的補選選舉。

國立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翁銘章指出,高雄不愧是「民主聖地」,從黨外時期的橋頭事件、美麗島事件一脈相傳,高雄人以手中選票教訓政治人物「展現台灣的真民主」。他認為,近 94 萬張罷韓同意票,代表的是高雄人的憤怒與對政治人物的警惕;即使罷免市長、補選兩場選舉花費近新台幣3億元,卻也正是「民主無價」。

補選倒數,藍綠白3黨都以「在地」候選人為訴求爭取支持。國民黨候選人、現任高雄市左營、楠梓選出的市議員李眉蓁,是唯一女性,她以女性、年輕活力出擊,清新的形象頗受歡迎。但起步晚,接連又因發言爭取國際運動賽事不嚴謹、行銷歌曲爆侵權,以及中山大學碩士論文涉大量抄襲,雖然李眉蓁宣布放棄碩士學位設法減緩衝擊,但負面新聞不斷不免元氣大傷。

以目前國民黨仍居議會過半優勢,地方上動員仍有相當實力,李眉蓁在最後關頭催出藍軍基層、甚至喚起過去「韓粉」動員,將是選戰最後這週觀戰指標。

相對李眉蓁,民進黨市長參選人陳其邁有立委、 2005 年2月到9月代理高雄市長、前行政院副院長等從政近 20 年的經歷,知名度,在選情中占優勢。尤其 2018 年市長選舉以約 15 萬票的差距輸給勝出的韓國瑜,面對補選,陳其邁決心走完「光復高雄的最後一哩路」。

從 2018 年市長選舉的挫敗中得到教訓,陳其邁這次選舉「陸、空並進」,因應青年族群是網路社群的高黏著度,不管臉書( Facebook )還是 IG ( Instagram )都有密切互動,社群粉絲爆棚參與,拚人氣也衝選票,「高雄重開機」、「2年拚4年」,陳其邁展現企圖,就看選民的回應。面對選情,綠營評估不敢過分樂觀,看法有期待、也有隱憂,包括補選選情支持者的熱情與動員,攸關衝高投票率,以及得票數。

民眾黨參選人吳益政也是現任高雄市議員(新興、前金、苓雅)轉換跑道參選,特別的是原本是親民黨籍卻接受民眾黨徵召;善於論述的吳益政以高雄財政負債逾新台幣 3300 億元做選戰主軸,左批國民黨、右打民進黨,加上受到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加持,參選以後人氣增溫。

只是受到藍、綠既有基本盤拉鋸,吳益政的得票是否能異軍突起,為民眾黨在高雄開疆闢土取得一席之位,政黨得票的消長,成了這場市長補選重要的焦點。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