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Join,由想想論壇授權轉載。
2016 年 11 月 7 日逝世的加拿大民謠詩人連納・柯恩(Leonard Cohen)不啻是音樂史上的一份傳奇;而民謠女歌手茱蒂・柯林斯(Judy Collins),也和連納・柯恩的音樂生涯有著密切關係:1967年,柯恩創作的”Suzanne”經茱蒂・柯林斯翻唱後大獲成功,使得柯恩的人生軌跡從原來的詩人更轉向音樂,並因此站上新港民謠節(Newport Folk Festival)的舞台,不久後更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約,在 1967 年發行了第一張唱片《The Songs of Leonard Cohen》,開啟他接下來半個世紀的傳奇音樂生涯,也留給人們極其珍貴而美麗的文化遺產。
茱蒂・柯林斯 1939 年生於美國西雅圖,她的父親 Chuck Collins 是一位盲歌手兼鋼琴家、電台節目主持人,在她十歲時,因父親工作的關係,舉家遷往丹佛。早年學習鋼琴的她,被視為演奏天才,不僅師事著名的指揮家 Antonia Brico,更在 13 歲時便初次登臺,成功演奏了 Mozat 的雙鋼琴協奏曲。但到了 16 歲時,柯林斯卻受 Woody Guthrie、Pete Seeger 等傳統民謠先驅的吸引,也攀上 1960 年代初期興盛的民謠風潮,開始把心力轉向吉他、並創作屬於自己的歌曲。高中畢業後她便開始以民謠歌手的身分演出,並在康乃狄克大學廣受歡迎,當時她未來的丈夫在那裏教書。後來,她前往紐約格林威治村發展,進入當地的民謠樂界,在 Village Gate 俱樂部演出之後,她被 Elektra 唱片公司的 Jac Holzman 看中,隨後與 Elektra 簽約,開始了長達 35 年的合作。1961 年,柯林斯以 22 歲之齡,發表了處女專輯《A Maid of Constant Sorrow》,隔年則交出第二張專輯《Golden Apples of the Sun》,美麗的嗓音立刻引起眾人注目。
在這前幾張專輯中,茱蒂・柯林斯演唱的多為傳統民謠,並翻唱當時著名民謠歌手 Tom Paxton、Phil Ochs、鮑伯・迪倫等充滿社會意涵的抗議歌曲,例如鮑伯.迪倫的 “Mr. Tambourine Man” 、Pete Seeger 的 “Turn, Turn, Turn” 等,和日後被形塑成流行美聲天后的音樂形象有相當大的差別,也使得許多人書寫女性音樂史時,忽略了她在民謠運動中佔有的一席之地。事實上,甚至可說是因她的大受歡迎,因而帶動了包括連納・柯恩、藍迪・紐曼(Randy Newman)、瓊妮・蜜雪兒(Joni Mitchell)等當時知名度普普歌手的地位,讓大眾更認識這些優秀的音樂人。
1966 的專輯《In My Life》,則是茱蒂・柯林絲在風格上的一張轉捩點;她重拾鋼琴,納入了披頭四、連納・柯恩、Jacques Brel、Kurt Weill 等人的作品,由 Mark Abramson 製作、Joshua Rifkin 混音,以華麗的弦樂和弦展現極為不同的風貌,也打破了她之前清新淡雅民謠歌手的形象,邁向更全方位、天后級的全能演出者;柯林斯不僅將連納・柯恩創作的 ”Suzanne” 與 “Dress Rehearsal Rag” 這兩首歌收錄在專輯中,也在鼓吹柯恩進入音樂圈這件事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邀他參加 1967 年反越戰演唱會,不僅幫他分擔了一筆費用,更費盡心思說服原本不願演出、「不想在人前丟人」的柯恩登台;結果果然如柯林斯打包票的大獲成功,讓世人認識了這位加拿大民謠詩人。柯林斯認為,柯恩的歌曲對觀眾而言,就好比久旱逢甘霖的感覺;「這些歌曲是專門寫給靈魂的,寫給我們那些瀕於崩潰的靈魂。
他的那些歌曲就好比你手中握著的禱文或石頭,突然太陽升起或是烈火燃起,帶我走過黑暗的歲月。
它們使我站在萬人之前可以集中精力,緊閉雙眼,手握吉他,唱出那縹緲動人的歌詞。」
1967 年的專輯《Wildflowers》,茱蒂・柯林斯翻唱瓊妮>蜜雪兒的單曲 ”Both Sides Now” 為她贏得了第一座 Grammy 獎;隔年的《Who Knows Where the Time Goes》則收錄兩首連納・柯恩的作品 “Story of Isaac” 與 “Bird on the Wire”,以及蜜雪兒的 “Chelsea Morning”;接下來 1970 年的《Whales & Nightingale》也包含鮑伯.迪倫、瓊・貝茲(Joan Baez)、Pete Seeger、 Jacques Brel 等人的作品,包括膾炙人口的 “Amazing Grace” 等,透過柯林斯清亮美麗、溫柔而又堅定的歌聲,將她自己的聲望與這些民謠歌手一起推向了高峰。
超過半世紀的歌唱生涯中,茱蒂・柯林斯總共出版了 37 張專輯、10 張精選輯,作品本身的風貌也不斷在變化,但她那溫暖純潔、圓潤細膩、如水晶般透澈的完美歌聲卻始終沒有改變,如管樂器般具有穿透力、又充滿撫慰人心的力量。同時,柯林斯對各種社會議題的關懷也始終不曾止歇;她曾寫過一首名為 “Che” 的歌曲,紀念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Che Guevara),並從 1971 年便開始支持女權、長期支持女性的墮胎自主權,1982 年寫了一首 “Mama Mama” 敘述女性非自願的懷孕之苦。1984 年則是以一首 “Shoot First”,表達反槍枝的概念。同時,她也長期活躍於 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擔任親善大使,並擁有自己的電視特輯、出書寫作,新專輯的發行更是不落人後,年屆 80 歲的 2019 年,仍有新作品《Winter Stories》問世,略帶滄桑的嗓音依然清澈美好,令人驚艷無比。
茱蒂・柯林斯 76 歲某次接受訪談時表示,「世界上有很多樂曲,但當你決定將一首歌融入生活之中,就好像擷取了整個恢弘景象的冰山一角。它是你的。⋯⋯我擁有很多這樣的景象,因為是我錄製的,是我演奏的,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儘管不是我寫的,但感覺就是我的,因為裡面包含了我的努力。它是帶有我的個人印記的。真的很神奇。」
的確,茱蒂・柯林斯翻唱的歌曲不計其數,卻通通都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在原歌曲的概念上,更加入了她獨特的精神;而她不斷從事社會運動、為人權與正義發聲的實際行為,更實踐了音樂跨界的社會意義,
她曾說:「你所做的事都是你的激情所在,我一直對我的政治訴求還有我的音樂都激情滿滿,這也是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東西。」
因此,下回聆聽茱蒂・柯林斯,可別把她當成一個普通的美聲流行天后,更要感受她的溫柔之中帶有的堅定力量。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