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頭社古日潭浮田 獲登錄南投縣文化景觀

圖片來源:中央社

南投縣魚池鄉頭社村活盆地兼具觀光、文化歷史、地質、農業等多元價值,經審查後,縣府文化局公告「頭社古日潭浮田文化景觀」,保存早期農耕文化、人、自然間互動關係。

頭社村以活盆地聞名,是居民早年長期發展農耕與土地互動而形成的文化景觀,尤其先民在草泥炭濕地上種稻的「浮田耕作」,更成為頭社農耕文化開端,因浮田下方仍是水澤濕地,居民在田埂及河岸種植水社柳固岸護土,呈現居民與自然環境互動地景。

為保存獨特文化景觀,經南投縣有形文化資產審議會通過,文化局今天表示, 2 月 5 日已公告登錄為「頭社古日潭浮田文化景觀」,成為南投縣第 3 處文化景觀,其中包含草泥炭濕地與浮田耕作、水社柳珍貴樹木、頭社大排水門。

根據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資料,頭社濕地泥炭土堆積物多由苔類而成,屬於纖維泥炭,深達數十公尺的草泥炭濕地是目前台灣古氣候研究涵蓋年代最長,也是資料最豐富區域,當地先民在草泥炭濕地上以草繞木,承土種稻,打造「浮在水上的田」。

資料也顯示,頭社大排在日治時期興建,是地方自力興建的私設埤圳,居民利用智慧開闢這條貫穿軟爛泥炭土卻不會崩塌的圳渠。

耆老指出,農民與水利會共同商討設計,利用不易腐爛的木頭插入泥炭土底層,作為水門基底構造,開闢水圳使頭社盆地從貧瘠成為良田,工法相當特殊,還有待深入研究。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