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記者賴品瑀報導)台灣將武漢肺炎守在目前的 18 例確診,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等學者直言這真的是很不容易,然而他們更提醒民眾勤洗手、彼此留意接觸史、防堵家戶感染,比起搶口罩更重要,至於進入中國工作、接受中生來台等,則要就可能的風險做好一切評估,以免拖垮整體的醫療體系。
由於對抗武漢肺炎可能會是長期戰,學者預估疫情可能在夏天緩和,但在冬天重回,台大公衛的學者表示,公衛是跨越生物統計、流行病學、衛症管理、環職衛生、社會行為等領域的專業學科,這些人才,不但可以協助防疫工作,更能協助公衛改善。詹長權表示,他們打算之後每週發表對武漢肺炎的觀察與意見,更盼新國會開議後,能盡快通過「公衛師法」。
「大家戴平面的醫療口罩,其實是保護環境,戴心安的,我看到你有戴我就心安。大家互相心安」國際呼吸防護學會理事陳志傑也表示,不如大家都郊外野餐、曬太陽、享受人生,因為在空曠處、人口不密集的風險小於在人口密集的室內,而曬太陽、保持輕鬆心情,也有助於抵抗力。
「我整個 Sars 期間只戴一個口罩,而且是『帶』在口袋裡,因為有些地方規定要戴口罩才能進入。」環境醫學部主任蘇大成直言,目前處在低風險環境下的民眾,口罩重複使用並無問題,實在不需要搶購口罩,口罩還是應該留給醫護人員,不但數量要足,甚至要更好的口罩,例如檢討目前醫護人員使用的 N95 貼合度是否提供確實防護、或是有正壓的電子口罩,也可考慮提供給醫護使用。
蘇大成表示,比起口罩,民眾更應該注意的是洗手,因為一個噴嚏、咳嗽排出的飛沫,約是 1.8 至 2 公尺距離遠的物品都可能沾染到,民眾接觸門把、公共器具後,應該確實洗手,並盡量避免摸臉。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目前台灣還沒有社區感染,但卻已經陸續有家戶感染案例了,例如彰化台商其實很有警覺,在家幾乎全程都戴口罩,還是讓先生被傳染了,可見防止家戶感染的重要。
陳秀熙建議,家人間應該瞭解彼此的接觸史,接觸史的掌握,有賴全體國民一起拿出道德與良心,在有疑慮需要居家隔離時,應至少採一人一室一衛浴,跟家人保持兩公尺以上,尤其他接觸過的物品要盡快清理、甚至要拋棄。
陳秀熙表示,居家隔離的危險期大約是前一個星期,若能安全度過,第二週就更保險,居家隔離做的好,有感染疑慮的民眾確實配合、遵守規定不亂跑、而家戶之間成員的防護也做好,這是現階段台灣民眾,比起搶購口罩更要一起努力做好的。如此的居家隔離將比硬性規定接觸者必須在政府提供的隔離場所自在些,而且政府的隔離住所能做的事情也是類似。
再者,蘇大成注意到,中國目前隔離武漢肺炎患者,是以體溫 37.4 度以上作為發燒症狀,絕大多數確診病例都符合,與過去定義發燒為 38 度不同,且國際研究也漸漸調整正常體溫的定義,台灣防疫時也可以思考是否跟進。
蘇大成更提醒,武漢病毒在有土壤、水氣的環境可以存活比較久,因此不只是公司、工廠有機會接觸人群的工作者要注意,從事農漁業、建築者,也要記得戴口罩、不要把工作服帶回家,接觸土壤的時候特別要注意,並記得戴口罩。
回應媒體詢問關於赴中工作台商、中生來台等問題,詹長權直言現階段的中國「應該不去不回」,中國各大城市目前陸續提出封城的管制,武漢是不讓人出去,而北京則是不讓可能帶有病毒的人進入,以保護區域內的民眾。如果公司堅持要派員工赴中,那必須先計畫好如何回來、若是染上肺炎該怎麼處理等罪嚴重後果,再談決定派人出去。至於中生來台,則面臨各校目前無力負擔的困難,應該尋求視訊、姊妹校合作等遠距教學,在風險面前,還是要找出具可行性的作法。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