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HPV未必透過性傳染 專家盼導正迷思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Bru-nO

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是性傳染疾病,但台大醫院醫師李秉穎今天說,並非所有的HPV感染都是透過性行為,且HPV感染也不是骯髒的疾病,民眾應導正觀念,男女一起預防。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陳菁徽中午在記者會指出,HPV是人類乳突病毒,共有 100 餘種型別,有的低致癌性,不容易演變成癌症,但可能造成菜花;有些型別則有高致癌性,目前已知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肛門癌、頭頸癌等都與HPV有關。

陳菁徽表示,HPV感染是一種性傳染病,但除了性行為之外,仍可能出現接觸傳染個案,甚至廁所的把手、馬桶座墊上也可能就有HPV,男女都有可能被傳染。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也在會中指出,HPV並非百分之百都是性行為傳染,也可能透過其他體液接觸傳染。根據美國研究發現,超過 1 成男性的唾液中帶有HPV、有 5 %至 6 %女性的口水中也驗得到。

李秉穎表示,過去曾看過一名 1 、 2 個月大的嬰兒,肛門處長了一顆「菜花」;值班的醫師擔心孩子是遭到不當對待或性侵,才會感染菜花。但評估其他危險因子發現,並沒有相關跡象,推測應該是不小心接觸到成人的口水,加上包尿布有尿疹、皮膚破損,才讓病毒有機可乘。

李秉穎說,有些人認為HPV感染是骯髒的疾病,一定是做了什麼不安全的性行為才會染病,對防治也會有迷思;防範HPV也不單只是為了子宮頸癌,研究發現,有 5 %的癌症都與HPV有關,男女都應該防治。

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副主任趙安琪表示,根據「台灣婦女子宮頸癌前病變HPV盛行型別」調查報告,分析 1086 名被診斷為中度或重度癌前病變的婦女,發現 995 名( 91.6 %)HPV篩檢結果呈陽性反應,其中 192 人( 19.3 %)甚至檢測出多重HPV型別。

進一步分析更發現,在台灣子宮頸癌前病變HPV盛行率中,以HPV 16 型的占比最高,盛行率為 24 %;其次為HPV 52 型、HPV 58 型、HPV 33 型、HPV 31 型、HPV 18 型。

趙安琪說,與國外相較,台灣女性子宮頸癌感染HPV 33 、 52 、 58 等 3 個型別病毒的盛行率偏高,且年齡超過 35 歲的輕熟女感染這 3 種病毒的比率更高。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制訂清除子宮頸癌草案,期望達成「 2030 年清除子宮頸癌」政策目標,依醫囑接種疫苗就是最佳防治手段。

蔡麗娟說,截至今年 10 月底,全球已有 40 個國家實施疫苗男女共同接種計畫,其中澳洲經驗值得借鏡,澳洲從 2013 年實施男女公費施打HPV疫苗,預計在 2028 年能提前達到世衛清除子宮頸癌的目標。

不過,打了疫苗,也不能輕忽定期篩檢。陳菁徽表示,接種疫苗約可預防 60 %至 70 %的感染風險;但目前HPV疫苗尚未涵蓋所有病毒型別,建議女性,依醫囑施打HPV疫苗後,仍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