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因為怕你生氣,所以我不說」──打開心胸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858265

[bs-quote quote=”我們隱藏情緒的習慣,許多是來自於童年經驗的負面情緒不被接受。”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在美國念博士班的同時,我在大學諮商中心及社區諮商機構提供心理諮商,這讓我有機會接觸到兒童、青少年、大學生及正在經歷人生不同階段的成年人。我發現,不管是哪個年齡的個案,很多人都懼怕情緒,除了害怕在諮商會談中表現出情緒之外,他們還會想照顧我這位諮商師——深怕說錯話會讓我生氣或難過。

晴晴就是這樣一位很會照顧人的女孩。大學年紀的她,不僅課業優異,長相甜美,熱衷參與校內各種活動,還經營自己的網站分享她對社會各種議題的看法。看到她這樣多采多姿的生活,很可能會用「完美」兩字來形容她。在諮商中,我也看到了晴晴「完美」的一面——她非常害怕顯露情緒,尤其是那些負面情緒。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Greyerbaby

身為一位諮商師,我都會告訴個案,在諮商室這個空間裡,每一種情緒都是受歡迎的,而且我能夠承接他們傾倒出來的情緒。我告訴晴晴:「在這裡,你不需要照顧我的情緒,並且,如果我說了些什麼或是我的某些肢體語言讓你覺得不舒服、覺得我在評價你,我也希望你能夠跟我說。你覺得如何?」晴晴笑著看著我:「嗯,這有點難……我現在好緊張。」

每一次情緒的出現,都是幫助個案認識情緒的好機會。我試著讓晴晴去貼近情緒:「花一點時間去感受一下你的內在。你的身體哪個部位感覺到緊張?緊張是什麼感覺?」

晴晴用手摸了一下喉嚨,緩緩地說:「在喉嚨這裡,好像有一塊東西噎住了。」

「你願意和緊張的情緒待在一起一下下嗎?」我問。

晴晴點點頭。我請她閉上眼睛,手觸碰著喉嚨,慢慢吸氣、吐氣。「你覺得,緊張的情緒在告訴你什麼?」我緩緩問她。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nastya_gepp

做了幾次深呼吸後,晴晴說:「我怕……如果說了讓你不開心的話,你可能會討厭我,就不想再諮商我了。」

晴晴害怕在諮商室中流露出負面情緒會讓我生氣,而在生活當中,也是如此。

那些不被接納的情緒,只好被埋藏起來

對晴晴來說,任何負面情緒都是危險的。

我曾經請晴晴做過一個小活動。我在紙上畫一個圈,告訴她:「我接下來會唸出各種情緒。如果成長過程中,你出現這個情緒時有被接納,就把情緒寫在圓圈裡面;如果不被接納,就寫在圓圈外面;如果不一致(有時候被接納,有時候沒有),就寫在圓圈的線上。」接著我唸出一些情緒詞,像是:開心、悲傷、生氣、害怕、受挫、羞愧、焦慮、內疚、失望、忌妒、榮耀……等等。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amandacatherine

唸完後,晴晴給我看她的圓圈,圈裡只有「開心」,其他都在圓圈外。

回顧成長過程,晴晴有一位非常以自我為中心的母親——母親是家中的主角,一切都以滿足母親的需求為主,晴晴的需求一點都不重要。從她有記憶以來,

只要她表現出負面情緒,就一定會被母親責罵。如果她生氣,媽媽會罵她:「不可以生氣,怎麼可以對我生氣?」難過哭泣時會被數落:「不要哭,這有什麼好哭的!」

於是,那些不被接納的情緒,都被晴晴埋藏起來。一直以來,她只願意向父母說開心的事、讓父母引以為傲的事,像是成績單上滿滿的 A,或是參與各種活動的成就,而其他脆弱的那一面她都隱藏得好好的,因為說出來不但不會被接納,還可能被批評指責。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RobinHiggins

我們從童年經驗中學習情緒

為什麼我們會害怕某些情緒?這其實和我們的成長經驗有關。

每個人剛出生時,其實都能夠感受各種情緒。如果你有機會去觀察嬰兒,會發現雖然嬰兒還不會講話,但是他們其實都在用情緒表達和溝通——開心時微笑或手足舞蹈;不舒服時發出咿咿啊啊的聲音或哇哇大哭。小嬰兒能夠感受到情緒,但還不知道這些情緒是什麼,該如何面對或調節,所以小嬰兒需要倚賴父母的指引和協助來認識各種情緒。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PublicDomainPictures

孩子藉由和身邊主要照顧者的互動來學習如何面對情緒。當一個孩子感到開心而父母也以開心笑容回應孩子,孩子感受到的是內在與外界回應的一致性——我感到開心,父母也回應我的開心,所以,開心這個感受是正常的,是能夠被表現出來的。同樣的,當孩子難過地哭了,父母也給予同等感受的回應,像是告訴孩子「發生這樣的事情,你一定很難過吧」,並輕柔撫慰孩子,孩子也就學習到:這樣難過的情緒是正常的,也能從父母身上學會如何調節情緒。

理想的狀況是,如果父母能夠接納孩子的每一種情緒,並幫助孩子學習調節情緒,那麼孩子就能和每一種情緒相處。因為他會知道情緒並不可怕,情緒就是情緒,是生命中很正常的一部分。

可惜的是,大部分的父母親就像晴晴的媽媽一樣,不接納某些情緒。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tom9802

想像一下年幼的晴晴,當她生氣時,媽媽憤怒地責罵她:「不可以生氣!」當她悲傷難過時,媽媽指責她:「這有什麼好難過的!」當她害怕時,媽媽嘲笑她:「怎麼這麼膽小?」對於小女孩晴晴來說,她感受到的是內在感受與外界回應的不一致——我感到悲傷,媽媽卻說不應該難過,所以一定是我有問題。另外,孩子需要依賴父母,所以孩子非常能夠覺察到表現出哪些情緒會讓父母不舒服,就如同小女孩晴晴學習到:「這些負面情緒很危險,表現出來會讓媽媽生氣,所以我不可以有這些情緒!」

本文摘自《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book_author=”留佩萱 繪者:Mo Pan” book_publisher=”遠流” book_publish_date=”2019/08/28″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09/10.pn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31624?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09″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84415.html?” ext_link_text_1=”讀冊生活購書” ext_link_2=”https://www.ylib.com/book_cont.aspx?BookNo=YLNA80″ ext_link_text_2=”遠流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