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前主席、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許信良, 9 日在接受專訪時判斷,目前的美、中貿易戰爭不致演變為新冷戰,因為中國必須做出調整。
許信良的戰略思考,在台灣政壇非常受重視,針對進行中、每下愈況的美中貿易戰爭,許信良做出樂觀的估計,但他樂觀的理由,並不是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因國內經濟因素而退縮,反而是中國「必須」改變目前違反全球化秩序的作為,否則一旦形成新冷戰,中國大陸成為其中一端,必敗無疑。
對於美國總統川普自就任以來的保護主義作為,許信良表示,這裡面並不只是川普個人因素,還潛藏著美國國內白人至上、民族主義抬頭的潮流。他說,由於民族主義,美國保護主義的矛頭,不只對著中國大陸,也包含歐洲、日本。
此外,許信良認為,美中貿易戰爭的原因,還包含美國的中國政策轉向。他說,從美國前國務卿、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Henry Alfred Kissinger) 1971 年訪問中國大陸以來,季辛吉主義一直主導著美國的中國政策,其中也包含對台政策。
他說,季辛吉主義的核心要點,就是尊重、不對抗中國的核心利益,尤其是包含台灣在內的所謂領土、主權問題。但川普就任之後,美國已經不再奉行季辛吉主義。
許信良指出,不只是川普個人的改變,美國國務院、國防部少壯官僚和智庫單位現在的主流思考,是壓制中國的崛起,不但不再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甚至主張採取對抗立場,而這種立場,不只反映在美中貿易戰爭,也反映在南海、台海,以及美國針對華為公司的態度等。
面對美國的施壓,中國一再高呼維護全球化秩序的立場,包含尊重世貿組織(WTO)的規範、透過談判處理紛爭,而不是採取單方面作為。對此,許信良批評說,中國大陸並不是真正的全球化秩序維護者。
首先,許信良認為,對智慧財產權的尊重,是全球化秩序的重要基礎,但恰恰在這個問題上,中國並沒有尊重的誠意。
其次,中國一再呼籲尊重世貿組織規範,因為目前的規範對中國有利,但以中國目前世界第 2 的經濟規模,卻仍然以「開發中國家」的地位、繼續享受著世貿組織提供的特殊待遇,難道是合理的安排?
放大來看,許信良認為,除了經濟秩序,全球化秩序也包含著政治秩序,目前民主化已經是世界大趨勢,中國卻背道而馳,越來越往極權方向走去。他說,中國大陸與西方的關係,以前是社會主義對上資本主義,現在已經變成極權對上民主。
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成長,許信良說,西方視其為自然發展的結果,但中國大陸的窮兵黷武、對周邊國家造成威脅,就是中國沒有誠意維護全球化秩序的重要證據。許信良質疑說:「全球化主張透過談判解決問題,有需要那麼大的軍事力量嗎?」
但無論如何,許信良認為,美中貿易戰爭不至於演變為新冷戰。他指出,從美國及西方國家立場看,全球化已經讓所有國家的利益共生,中國又是全球重要市場,孤立中國,對美國及西方國家也造成傷害。
更重要的因素,是中國方面必須改變。他說,如果發展成新冷戰,中國成為另一個中心,必敗無疑,因為中國和冷戰時期的蘇聯實力相差太遠,蘇聯還擁有東歐諸多附庸,但會選擇支持中國者,只有中亞、東南亞、非洲一些開發中國家。再且,中國所代表的專制政體,也是目前世界上的少數。
許信良認為,中國完全知道這種情況,所以從來沒將自己設想成一個對抗美國的中心,避免走進兩極對抗的孤立狀態,知道那種情勢對中國大陸絕對不利。
為此,許信良認為,中國必須改變,不能走上改革開放回頭路,在政治體制、國際經濟規範、軍事力量等問題上做出調整,否則這條美中對抗的道路將會極其長遠。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