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親子共讀父母霧煞煞 國健署解答4大疑惑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StockSnap

近年親子共讀蔚為風潮,也有研究顯示對於孩子大腦發育及語言發展有幫助,但究竟讀什麼、怎麼讀,令許多父母傷透腦筋,國健署統整 4 大父母常見疑惑,替父母們解答。

說起親子共讀,多數人最大的疑惑就是「寶寶真的聽得懂嗎」,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 1 歲以下的寶寶雖然無法了解文字的意義,但透過說故事可以刺激寶寶的聽覺、觸覺等感官,促進知覺發展,父母的聲音和傳遞的情感也能幫助寶寶大腦發展。

其次,許多父母認為寶寶身體軟趴趴,不知道該以怎樣的姿勢讀書給寶寶聽。陳麗娟建議,家長可以坐在椅子上或床上,讓寶寶坐在父母腿上,盡可能讓寶寶看到父母的臉和嘴型,增加互動和交流。

若是寶寶一看到書就撕書、咬書怎麼辦,陳麗娟解釋,撕書和咬書的行為是 1 歲以下嬰兒常見的閱讀行為,可以幫助寶寶發展感覺統合能力,不用刻意阻止。

此外,很多爸媽也不知道該買哪些書才適合寶寶看,陳麗娟說,實際上不見得需要繪本、圖書才能說故事,單單是一張照片、圖片或是自己畫的一張畫作,都能發揮想像力來說故事,達到共讀的效果。

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加護病房主任徐任甫表示,親子共讀應該從 0 歲開始,目的在於讓孩子從小養成習慣,不僅可以促進親子間的互動及親密感,也能促進孩子在閱讀能力、人際關係、情緒管理方面的正向發展;近年也有研究顯示,透過親子共讀能減少父母出現暴力性的教育以及兒虐機率。

陳麗娟強調,年齡較小的寶寶雖然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但聽覺卻特別敏銳,可以透過父母說故事的聲音和語調,感受到父母的關懷,有助穩定情緒;等到寶寶再大一點,不妨改用對話式共讀,利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一起讀完一整本書,不僅增加寶寶對共讀的參與感,也能利用繪本學習到健康知識。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